- Mar 24 Sun 2019 12:28
20190310 三十三馬-別再餵了蘆竹馬
- Mar 03 Sun 2019 09:34
20190217 三十二馬-乍暖還寒京都馬(圖多慎入!)
原本京都馬應該是我的海外初馬... 前年在我有意想開始體驗日本馬拉松到底有多優,於是透過 JTB 報名了 2018 年的京都馬,只是興沖沖報名後在繳費時才注意到比賽的日期竟然是農曆正月初二,這日期對於家中長輩觀念都還算保守的我來說非常的尷尬,考量到還要提前一天報到,如果執意要參加就等於「除夕年夜飯要早早結束不能守夜、大年初一不能去親戚家拜年、大年初二不能帶老婆回娘家...」這跟本就是罪孽深重啊! 雖然對不起我浪費調的名額,但當時我也只能抱著愧疚的心看著這機會從眼前溜過。(也因此才急著報名長野馬來填補心靈的空缺)
今年京都馬舉辦時間在長達九天的連假後,上班沒幾天就得請假去跑馬雖然有過太爽的嫌疑,但我也很無奈啊~ XD
先前有玩過日本關西,所以這一趟的京都行並不算陌生,但就算是特地來跑馬卻也不能白白浪費這個可以在京都深度旅行的機會,先前因為行程安排包括了大阪跟奈良,京都也只去了金閣寺跟嵐山,還因為太晚抵達錯失了進去宇治平等院的時機,都趁著這次下榻的飯店在四条西洞的三井花園飯店的緣故,每天都用公車一日票好好的認識一下京都,雖然跑前就把自己操得有點過頭,為了不虛此行也只好咬牙撐著,既然來日本跑馬就是為了好好體驗,成績不是重點就沒什麼好在意的啦~
- Jan 23 Wed 2019 22:02
20190113 三十一馬-渣打鼻涕擤不停
過去一直都對渣打馬很重視,因為舉辦的時間以及路線的安排都非常適合破 PB,即便我不小心在第三十馬的台北馬躋身成為 Sub4 的一員,對於渣打馬還是抱著「也許能跑出更好成績」的期待。根據電影或電視劇的八股橋段,在英俊的男主角說出自己心中的願望之後,編劇就會以老天爺的名義讓劇情來個急轉直下,而帥氣如我自然也難逃這樣的捉弄,就在比賽的前五天,我竟然...感...冒...了...
感冒前幾年花了不少時間寫 2018 年的投資心得,猜想應該是為了整理資料寫東西而連續熬夜幾天讓自己的免疫力下降了。剛開始還慶幸自己有五天的時間可以跟病毒對抗,沒想到病程到了第二天就出現頭痛嘔吐的嚴重症狀,過去即便感冒也不太請病假的我這回可不敢鐵齒,畢竟還是極度不願意白白浪費一次跑馬的機會,一直到星期六上午都還不是很確定自己已經恢復,不過該準備的還是都先準備好,大不了起床後覺得狀況不佳再放棄也還來得及。
- Jan 05 Sat 2019 17:17
2018 投資報告
2017 年的投資報告開頭我就寫道「 寫了這麼多年的年終投資報告,今年算是最沒動力寫的一年」,沒想到這一次更甚於去年... 箇中原因倒也不全然是自己這一年度的績效表現又再度輸給大盤這麼簡單,無力感應該是來自於投資的公司明明就比過往更努力,表現比起往年也不遜色,為何就因為"川普那傢伙"把全球經貿搞得一團亂,使得原先還算可以的績效從正號轉成負號。
- Dec 21 Fri 2018 22:37
20181209 第三十馬-台北馬終於 SUB4
這一篇就直接開門見山不廢話,本人小弟不才在下我的第卅馬,終-於-破-4-啦!
雖然我的跑馬文一直都沒什麼人氣,不過這畢竟是我自己的跑馬記錄,凡跑過就應該留下點痕跡以供以後回顧,何況這次可是 SUB 4 的成績。在年初渣打馬遺憾破 PB 時就一直對此耿耿於懷,畢竟只差兩分多鐘就可以成為 SUB 4 的一員,相信自己只要再認真點練習應該就有機會,後來除了跑步還特別加強上半身的肌力,漸漸增加自己做伏地挺身的次數,結果...竟導致左上臂肌腱炎,持續數月不見改善最後只能找骨科醫生用類固醇來解決,從受傷到接受治療長達數月,嚇得我不敢再做伏地挺身,連之前為了想在渣打馬 SUB 4 前特別練的棒式也不敢嘗試,拉里拉雜講了一堆,結論就是... 對於這次台北馬我先前真的沒抱什麼特別期待。
- Nov 26 Mon 2018 23:04
20181111 二十九馬-宜蘭絕代雙礁
2022/03/30 補充:感謝網友留言提醒,原來我把絕代雙 "礁" 搞成 絕代雙 "驕",才會想破頭也搞不懂主辦單位取諧音的用心,特此感謝網友指正。
- Oct 15 Mon 2018 22:36
20181007 二十八馬-烏來也算超馬 42+7
- Jul 03 Tue 2018 22:52
2018/06/26 裕融股東會
其實 5/30 那天早上參加完湯石的股東會之後,正巧下午就有裕隆集團在富邦證券舉辦連兩天的法說,而裕融就在當天第二場。既然都已經請了一天的假參加股東會,在跟陳昀還有台灣阿成三人一起吃完午餐之後,正好可以好整以暇參加下午的裕融法說會。法說會的當天許國興總經理、發言人莊文凱協理以及財務主管兼代理發言人廖淑華經理都有列席,可見公司方面對法說會的重視程度。也因為公司裡的三個重要人物都參加了這場法說會,有些關鍵的問題其實在當天就有頗為詳細的解答,尤其是關於增資的原因以及公司方面傾向以特別股發行的理由都有在法說會中提及,網友可以從法說會錄音以及投影片瞭解不少。
裕融今年前五月的獲利表現增長的確耀眼,但在三四月時我確實是有點擔心,一方面裕融限定的配合汽車品牌納智捷因為發生 S3/U5 召回事件,讓原本號稱新訂單數非常亮眼的新車款 U5 的掛牌數硬生生從一月八百多、二、三月的三百多降到後來六月只剩下兩百出頭;另一方面斷斷續續傳出中國一些不太妙的經濟狀況,裕融這一年來的明顯成長來自中國的貢獻是有目共睹,若中國真的發生經濟崩盤,後果真的不太敢想像... 幸好隨著公司每月所公布的營收跟獲利狀況看來,我所擔心的情況並沒有發生(或只是還沒發生?)。
- Jun 28 Thu 2018 23:07
2018/06/22 帝寶股東會
去年因為女兒小學畢業典禮的緣故無法參加帝寶股東會,加上這一段時間以來帝寶的訊息相對同業可說是少得可憐(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提到汽車零件 AM 產業的新聞,像是 這則 還有 這則 總是有意無意漏掉帝寶),另一方面,不諱言原本預期帝寶的營收在今年度應該會因為彰濱新廠的加入而有明顯成長,儘管年增率還是正數但增長的數字卻令人不太有感,因此今年就算帝寶跟永記的股東會是同一天,我也沒有理由再"曠課",只好再把重擔請 HC 幫忙分攤了。
今年因為採用好友 Jacky 的建議,開車到中壢休息站之後再搭他的車一同前往鹿港,有便車可以搭加上 Jacky 又是有料又健談的人,一路上可以交流對某些公司的看法,這的確是比一個人一大清早就要開長途車有意思多了。過往的經驗從台北開車到鹿港要花不少時間,只是後來 Google 的導航修正了,若不轉往西濱公路而是一路走中山高再從和美下交流道,車程其實並不需要那麼久。而我們到鹿港南勢時才剛過八點,既然距離開會還有好一段時間,我便提議先去彰濱工業區的帝寶彰濱場看看,順便拍些照片記錄一下。
- Jun 18 Mon 2018 14:35
2018/06/14 茂順股東會(感謝 陳昀 熱心分享)
這次因為格主忠孝兄的中碳和茂順衝堂,所以我和 HC 就負責跑茂順而忠孝兄就一路向南至高雄的中碳。雖然持有一段時間了,但卻是第一次參加茂順股東會,前一天和 HC 約了八點多在茂順股東會見,避免遲到所以早上 6:20 就從新竹出發,大約 8:15 分就到茂順公司。
( 雖然忠孝兄有放過公司正面照,還是不免俗的要拍一下 )
非得稱讚一下,HC 股東會前準備了一份精彩的提問單與公司互動,有了 HC 的精彩提問,公司高層才會有精彩的回答,實在非常感恩。
- Jun 16 Sat 2018 17:35
2018/06/15 振樺電股東會
不同於過去的股東會心得分享,這次振樺電的股東會得從一週前參觀 Computex 開始說起。
6/9 週六趁著 Computex 開放讓一般民眾參觀,我直奔南港展覽館去看振樺以及跟他在同領域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展示。這次振樺 Posiflex 以模擬各種情境的方式來展示產品,儘管攤位不算是 POS 同業中最大卻是最有特色,吸引不少人駐足參觀。
- Jun 14 Thu 2018 21:37
2018/06/14 中碳股東會
真是很慶幸我認識 HC,不然遇到這種投資的兩家公司都擠在同一天開股東會還真是分身乏術。當中碳跟茂順都公布 6/14 舉行股東會時,我不由得想起這首『零下幾度C』裡「我的心情 Down 到了谷底,降到零下幾度 C ?」。幸好我跟 HC 持股的重疊度還不小,趕緊聯絡他取得協議,一人負責一家才能避免遺憾。因為 HC 跟茂順薛經理頗熟,而我對於中碳則是較有感情,一下就分工完畢啦!
股東會舉行的地方還是中鋼大樓,所以交通方式就略過不再提了。只是沒想到因為手機裡的一卡通不知怎麼就是刷不過害我延誤了一班車,雖然"台灣阿成"熱心來到高捷獅甲站載我,但受到暴雨的影響(真的是有夠誇張,我們從中鋼大樓隔壁的停車場走到中鋼大樓僅約五十公尺且有撐傘,結果褲子依然幾近全濕)我們還是遲到了約九分鐘,進入會場時已經輪到李總經理正在進行營業報告。
- Jun 05 Tue 2018 22:39
2018/05/30 湯石股東會
依照往例湯石仍是我投資的八家公司中第一家舉辦股東會的公司,不過剛看到今年股東會舉辦的地址時我一頭霧水,何以過往都直接在公司位於樹林的辦公室樓上開會,今年卻特別選了一個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詢問發言人王協理才知道過去因為樓上並沒有出租,所以跟房東(也是上櫃公司的常珵科技)商借用來開股東會,如今辦公室已經租出去了,湯石只好另外想辦法找了一個有點遠又不太遠的崑崙公園活動中心。
依據 Google 地圖的判斷,我信心滿滿認為自己應該能從容到場,卻沒想到直覺認定的公園內最高建築物其實是圖書館而非舉辦股東會的活動中心,急急忙忙確認地址,在大太陽底下狂奔一段路,就在汗水快飆滿整張臉的時候,總算於開會前三分鐘及時抵達會場...太刺激了。
- Jun 02 Sat 2018 11:28
20180519 二十七馬-厭世台北星光馬
就像過去我一直強調的,跑馬有淡旺季之分,而最主要的決定因子不是季節而是氣溫,就算台灣最熱的時間發生在暑假前後,但四月之後的氣溫即便是練跑也常讓我提不起勁,更別說是參加一場全馬了。當然,若是幾個同事提議一起揪團報名,在擔心面子掛不住的情況下,就不小心...破例了。
正常的馬拉松賽事都是一大早就起跑,在不正常的時段辦的賽事自然就得選不正常的晚上才好跑。個人感覺夜跑近年來場次是有增加的趨勢,不過號稱是夜跑,考量到一場全馬若是給一般民眾參加,至少得要花六個小時的時間才能關門,完跑後的跑者疏散跟相關工作人員的善後所需要的時間也不能忽略,如此推斷至少得在晚上十點半結束,以此往前推六個小時就是四點半要起跑,五月時節下午四點半?拜託!這哪能叫夜跑啊?這個時間點不就是在整個路面被太陽烤得最透的時候嗎?
既然都報名了,哭天喊地也是枉然,往好處想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參加夜跑,想當初我還參加九月的光橋夜跑,條件絕對比這一次還要嚴苛,五月雖然天氣轉熱,但端午節前天氣變化頗大,運氣好也許能碰到陰涼的時段,無奈... 我就是運氣差啊~
- Apr 28 Sat 2018 15:42
20180415 二十六馬-長野海外馬初體驗
雖說台灣一年馬拉松賽事的場次多不勝數,就算全都只參加過一次也至少有個百馬,而我先前也僅完成了二十五馬,況且有好幾場還是同一個地方舉辦,顯見單單台灣就有很多"處女馬"待我開發,但...每每聽了一些前輩跟同好提到日本跑馬有多麼美好,又總說日本的馬拉松賽事跟台灣的比起來規劃得多完善,志工及當地民眾有多投入... 這不親身跑一趟怎麼說得過去?
在跟老婆商量取得同意後(畢竟海外跑馬是一筆額外支出,沒有太座允許怎可擅自決定?)我先以國際六大馬中最平易近人的東京馬為目標,報名後儘管還沒確定是否中籤,為了怕交通食宿不好安排,就趕緊訂好機票跟飯店,無奈後來... 只好去東京當一下啦啦隊。接著報名京都馬,雖然有中籤卻又因賽事當天正逢農曆大年初二,礙於家中長輩保守的觀念,終究無法成行。
幸好後來報名的長野馬不需要抽籤,而且舉辦的時間又恰巧是日本櫻花盛開的時節,儘管離二月去東京的時間僅隔了一個多月,為了這個人生第一場海外馬,不惜重金(ㄟ 其實也還好啦,自由行花費其實沒很誇張)總算可以成就這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