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31 Mon 2011 11:10
本部落格使用須知
- May 21 Sun 2023 13:52
20230506 五十四馬-太平山雲端漫步好事多磨
距離第一次跑全馬已經超過十年,雖說參加的賽事跟那些動輒上百的強人相比是遜色不少,但至今也累積了五十多場的賽事,沒想到竟然遇到過去報名參賽所沒經歷過的特殊體驗:一場延了又延,總算在第五次公告後開跑的賽事。當初會報名太平山馬拉松主要衝著海拔兩千公尺的賽道這項特色,畢竟三五百公尺的郊山高度在北部頗為常見,很多有山路的賽事也大多是在這類高度舉辦,但高海拔完全是另一種景致,看了過去跑友前輩的分享讓我心嚮往之,好不容易說服女王一起報名卻沒料到在新冠疫情的侵擾之下,這場原訂於 2020 年五月應該舉辦的比賽一直拖到 2022 年九月總算有舉辦的希望。一直以來太平山馬拉松的舉辦時間都是在五月左右,延到應該是盛夏的九月聽來很不 OK 啊!不過一方面高海拔本來就有比較低的氣溫,加上大多數報名參加的人應該都不是要破 PB,後來想想九月也應該沒太大問題,只不過... 交通住宿都訂好了,然後好長一段時間都沒颱風臨幸台灣,偏偏就在比賽前一天主辦單位說要看颱風路徑來決定要不要取消,我跟女王人在羅東過夜,看看外頭風雨的變化內心就已經涼了半截,這種天氣不跑難過,真要跑恐怕會更難過。然後... 賽事就又延期了,直到 2023/05/06 總算讓我們盼到了.... (但為了一場賽事花了兩趟交通食宿費用)
雖然起跑時間是七點,但起跑點可是在太平山莊,想要在太平山莊住宿除了需要網速、手速搭配之外,最重要的是人品,我雖然符合最重要的這項,無奈手速就... 總之我們就是無緣訂到太平山莊的房間,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羅東轉運站這接駁點尋找最近的住宿飯店。七點起跑對在國內舉辦的馬拉松賽事來說已經偏晚,但接駁車竟然是四點出發,我本來還質疑主辦單位未免太過保守,怎麼會需要保留這麼充裕的時間? 殊不知四點接駁車準時出發竟然歷經整整兩個小時才抵達太平山莊的停車場(對於常跑山上的朋友來說這應該是常識,但對我這城市土包子來說很難想像要開這麼久的山路)

(中途司機大哥放大家在入口處上廁所,本以為快到了,結果得到的回覆是還有四十分鐘的車程...)
- Feb 28 Tue 2023 11:43
20230212 五十三馬-為了金門大橋再跑金門馬
很多人不喜歡馬拉松的理由乃主觀認為跑步是無聊的運動,這說法我以為只對了一半,確實跑步從頭到尾一直重複一樣的動作,大概只有游泳能比跑步更加無聊,但如果是在不同的地方跑,不同時間跑,看到的景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果不是跑到氣力放盡累得不成人形,當成用雙腳去遊覽又何嘗不可?
既是抱著遊覽的心態跑馬,自然希望能到不同的地方去見識不同的人文、生態景觀,開始跑馬後確實也因為這個原因拜訪了好幾處過往都不曾踏過的土地,而這當中我最推薦的除了去日本跑的長野、京都跟金澤之外,外島的特有風情絕對不容錯過,奇妙的是馬祖、金門、澎湖雖都是外島卻也都有各自的特色。不過到外島跑馬容易有個不易克服的心裡門檻,那就是高昂的交通費實在無法忽視,一趟來回機票至少五千起跳,加上勢必得搭配最少一晚的住宿,很多人恐怕就因為這個考量而打了退堂鼓。我個人雖然推薦去外島跑馬,但對這種現實經濟因素也深有所感,所以自從三個外島馬拉松都跑過一趟了了心願後,也就沒特別想過再舊地重遊,直到...
不諱言二度挑戰金門馬完全是衝著金門大橋而來,印象中七年前金門大橋還只是在慈堤隱約看到的"希望工程",如今通車還首度開放跑馬這種難得的機會自然要好好把握,況且之前連金門都沒時間玩透遑論搭船去烈嶼參觀,這屆金門馬不但可以跑上金門大橋還能繞著烈嶼跑,對我的吸引力大增,姑且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報名(因為過往總是開放報名後沒多久就秒殺,報名時其實沒太多期待),幸好運氣不錯,除了報到名也順利搶到機票,可惜的是礙於女王三月要跑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為了保留戰力只報了半馬賽事,全馬跟半馬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繞著烈嶼跑這一段,以往都是婦唱夫隨的傳統,這次為了小金門就只好破例了。
- Jan 01 Sun 2023 14:31
2022 投資報告
- Dec 19 Mon 2022 15:10
20221218 五十二馬-臺北馬拉松攝氏九度再破PB
- Nov 21 Mon 2022 15:38
20221029 五十一馬-杏輝宜蘭永續城鄉馬拉松
這一場同樣被疫情影響的賽事總算隨著疫情降溫重啟。對於在外縣市舉辦的賽事我一直都頗期待,最大的原因是可以在不同地貌的賽道上跑步充滿新鮮感,而且因為偶爾得提前一天到起跑點附近住宿也多了觀光的機會。不過宜蘭離臺北的距離實在尷尬,開車其實只要一個小時就能到,要特別花錢住宿怎麼算都有點說不過去,先前參加絕代雙礁我就是開車一日來回,這次正好遇到我們夫妻結婚廿週年,想說趁這機會奢侈一下應該不過份,只是我們選擇先苦後甘,行程的安排是跑完比賽後再去煙波大飯店好好洗個澡、吃個大餐再好好睡一覺。
儘管參加過五十場全馬,但起跑點選在運動場的經驗卻是少到屈指可數,印象中僅有京都馬如此,即便是選在前冬季奧運場址的長野馬也不是在體育場內起跑,所以能在台灣於運動場起跑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體驗。
- Oct 16 Sun 2022 12:02
20221002 第五十馬-博克多烏來森呼吸
跑馬多年終於也累積到第五十場全馬,只是這第五十場比我預期的還要晚了許多,這當然都要拜 COVID-19 疫情之賜,過去一年常常可以跑個五六場的全馬在疫情之後縮減到一年想跑一場都不容易。經過三年的適應之後,疫情帶來的改變總算慢慢恢復,除了出門搭大眾交通工具還要戴上口罩外,大多數時候即便拿下口罩也沒有人會緊張兮兮甚或大驚小怪,逐漸恢復成疫情前的生活型態。
也因為疫情逐漸退燒所以我還以為延期多次的太平山馬拉松終於可以成為我的第五十馬,沒想到幾乎成定局的賽事還能被不來台灣的軒嵐諾颱風破壞,真讓我欲哭無淚啊... 說起這颱風也真是有夠故意,跑得慢路徑又詭異,而且就恰巧在比賽前接近台灣北部,我跟女王抱著忐忑不安的心前往羅東民宿時就已經不期待能順利參加賽事,果不其然在路程中就看到官方宣布再延期的消息。不過賽事確定不進行我的失望倒沒有太大,主要是距離上一次萬金石跑馬已經是半年前的事,今年夏天又因為不怎麼下雨(好天氣一連數月,然後要比賽就來颱風...)暑氣逼人,所以我的月跑量其實沒有維持在一定水準,講這麼多翻成白話就是...我很慶幸沒跑成 ^^a 。當天我們夫妻倆也有冒著風雨自主練跑了 15K,狀況確實不如預期的好,既然太平山馬拉松又延期一次那就再期待囉。
- Jun 24 Fri 2022 10:55
2022/06/09 茂順股東會
- Jun 16 Thu 2022 21:25
2022/06/06 振樺電股東會
- Jun 14 Tue 2022 16:03
2022/05/26 湯石股東會
- Apr 04 Mon 2022 17:24
20220320 四十九馬-萬金石千鈞腿百斤臂
以城市馬拉松規模來看,如同台北市盛大舉辦臺北馬,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馬拉松賽事當屬萬金石。沒想到一晃眼萬金石竟也二十週年了,雖然我的跑齡也快廿年,但不含這次萬金石的賽事我卻只參加過兩場,一方面是這賽事隨著跑馬風氣日盛,在還沒透過抽籤方式報名時都在開始報名後就秒殺,儘管後來透過抽籤方式報名,我的壞籤運也無法讓我順利報名,久而久之我也意興闌珊;另一方面萬金石舉辦的時間都在春初,每年這個時間北海岸的天氣往往只有兩個極端:冷到爆或者熱到炸,初次跑萬金石的跑者對天氣肯定都是印象深刻,正因為氣溫太難掌握也很難期待可以透過這賽事達到破 PB 的目標,所以我的報名意願也減了不少。
既然萬金石被我嫌棄成這樣為何這次又會想要報名呢?這多少還是要"歸功"於疫情的緣故讓這次報名竟然不需要抽籤,且由於前一屆的萬金石也因為疫情將舉辦時間由三月延期到十一月舉辦,兩屆萬金石實際間隔只有半年,對於已經參加過前一屆的跑者來說短時間內再來一趟誘因減少,再加上我家女王沒參加過的緣故,順理成章就報名了這場賽事。
- Mar 27 Sun 2022 17:08
20220312 四十八馬-香魚川就是要你慢慢跑
原本二月要跑的渣打馬又因為疫情的考量在原訂開跑前兩周臨時踩了剎車,連續兩年都沒跑成對跑者來說少了兩次破 PB 的機會真的可惜,不過也佩服主辦單位既寄送物資還能讓跑友退費,這種大器的作法讓大家都很感佩。
三月的這場香魚川其實也是遲到了快一年的賽事,原本也擔心會不會步上渣打馬的後塵,所幸之後疫情的發展還算樂觀,盼了兩個多月終於又有馬可跑,況且這場香魚川馬拉松可是邵老師辛苦籌劃的賽事,加上這路線對我來說完全是新的體驗,讓我非常期待。不過這裡不得不來個小小抱怨,比賽六點開跑但接駁車四點就發車,若基於起跑場地偏僻考量車程時間得提早也就罷了,我跟女王為了趕上接駁車三點起床且在三點半就搭計程車出門,結果我們到達碧潭時才四點半多,會場還在做最後布置,工作人員甚至還在吃早餐,雖說已經來到三月但大清早的氣溫可還凍人,我跟女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尋覓許久才得以找個地方休息等待,這段時間確實有點折騰啊~
- Jan 02 Sun 2022 17:42
2021 投資報告
(線圖來源為 Yahoo 奇摩股市 以下個股線圖亦同)
一年前在大家歷經 COVID-19 病毒驚嚇過後,看到疫苗陸續研發出來對於 2021 年是充滿希望的,但大多數人想必都無法想像(好吧,印度神童可能例外...)病毒竟然可以變種又變種從 Alpha 進展到 Omicron(意外也不意外的跳過了 Xi),即便全人類幾乎空前絕後地攜手互助的情況下,疫情拖到年底還是讓大多數國家頭痛不已,而且確診數又創了一個波段新高。新冠疫情對於 2021 的影響依舊是主導世界各方面走向的主調,伴隨而生的問題則深深影響全球的經濟走向。
- Dec 21 Tue 2021 10:12
20211219 四十七馬-臺北馬原來 PB 可以這樣破了又破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參加馬拉松賽事是要不要的問題,沒想到新冠疫情竟然讓這問題的選項變成能不能,年初至今我已報名的數場全馬都因為疫情的緣故延期,沒有賽事的督促加上五月疫情變嚴重後連跑步都要戴上口罩的規定讓我對練跑也感到意興闌珊,幸好隨著疫苗的施打加上本土新增案例獲得控制,才有機會恢復成過往的練跑習慣,而臺北馬報名得附加疫苗施打證明這樣的新增措施讓賽事可以如期舉辦,我終於有機會在歲末年終補上這個維持近一年的空白。
去年臺北馬雖然跟女王都一起破了 PB,但女王終究是女王,她的遠大志向實在不是我這個長工可以想像的,在可以恢復正常練習之後女王竟宣告今年度的臺北馬要以破 BQ 為努力目標!身為一個資深跑者當然知道波馬這個馬拉松跑者的聖殿的象徵意義,也清楚衛斯理大學的「尖叫隧道」(the Scream Tunnel)是多少男性跑者的想望,但 BQ 越來越趨嚴格即便會隨著年紀調整對我來說依然是想都不敢想跨越的一堵高牆。然而女王就是立定目標就會努力衝刺的性格,加上萌少女跑跑班的雅芬教練跟其他同學的鼓勵,女王破 BQ 這件事還真是扎扎實實影響了下半年我跟女王的練跑日常,因為教練安排的週日練跑菜單連我也被迫服用...
隨著賽事日趨逼近,週日早上的練跑要求的速度越來越快,距離也越來越長,而我在週六中午又有重訓課,不得不說一般上班族應該可以好好放鬆的兩天週末假期對我來說恐怕只有一天不到(週日一早的長途練跑結束後才有放假的感覺)。甚至還有因為重訓的痠痛讓我不得不放棄一早的陪練,只好改以騎腳踏車幫女王補給之後再自己慢速練跑的情況。最近兩個月女王的月跑量都超過 200K ,我也只能看著車尾燈自嘆不如。漸漸得我也不認為女王要破 BQ 會有什麼問題,只要天氣配合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畢竟跑馬這件事一直都是「只有累積,沒有奇蹟」。至於我,雖然吃女王的課表還是顯得有些吃力,但平常自己日常練跑卻也明顯發現跑速有逐漸提升的情況,後來甚至有想要慢慢跑卻還是越跑越快自己卻不覺得吃力的現象,因此對於臺北馬再破 PB 這件事我也不禁越發有自信。
- Aug 29 Sun 2021 12:18
2021/08/25 太醫股東會
我的持股中今年至今營收受缺櫃影響最大的兩家公司一個是先前提過的湯石,另一個苦主就是太醫。去年因為新冠疫情在歐美肆虐,加上當時疫苗施打尚未普遍,很多重症患者因為併發呼吸道感染問題,使得太醫的強棒產品-密閉式抽痰管賣得極好,也因為其高毛利率帶動整體產品組成的毛利率上揚,太醫的獲利表現確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雖說這像是發災難財,不過太醫其他產品也因為疫情嚴重的緣故導致銷售量對比過去呈現衰退,綜合來說也不是都沒受到負面影響。但...今年因為各地塞港缺櫃嚴重,對於每單位價格的體積或重量偏大的產品非常不利,因為得負擔的運費比重相對高很多,太醫的產品應該也符合這樣的特性,缺櫃問題又是全球性的問題,短期看來是沒什麼良方可以解決這讓人頭痛的問題。
由於當初投資太醫是透過朋友陳昀推薦,且他跟太醫發言人也一直有聯繫,所以原先這場股東會我並沒有特別準備要問什麼問題,純粹當一個旁聽者即可。但後來心想一年也才參加一次,儘管持股佔比不算高至少也該發揮點影響力讓公司高層能對我有點印象才好,未來如果有什麼想問的也才不用一直勞煩陳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