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6531.jpg

每年的年底大部分跑馬人最期待也最不想錯過的期終考非臺北馬莫屬,然而近些年都得靠抽籤才能決定是否有參賽資格,即便六成多的中籤率跟國外知名賽事僅有個位數相比已經好太多,但並非百分百總是讓籤運不佳的我心有忌憚。去年運氣不錯抽到全馬,女王也順利跑了半馬;今年女王進步神速且已經順利在長榮半馬順利完成 Sub 2(而且還是一小時五十一分多完賽)的心願,所以對於臺北馬的期許就變得更高了,是的,就是 Sub 4...  命運之神冥冥之中的安排,竟讓我們兩個都順利抽到全馬參賽資格,隨著比賽日漸接近,女王可是熱烈期待,躍躍欲試,而我儘管覺得自己的狀況不差但不知是否心理因素使然,即便重訓的負荷教練為了讓我順利比賽已經減除不少,但左大腿的股四頭肌在跑前兩三天都還隱隱有痠痛感,除了用滾筒認真滾壓舒緩或者用低周波電療外,也只能期待比賽時真的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結果比賽當天真的不再覺得痠痛,似乎真的是心理作用使然)

IMAG6528.jpg

IMAG6536.jpg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6473.jpg

黑大當初會開始跑步其實是因為我找他跟幾個朋友跑了一場 Nike 舉辦的 10K 路跑而開始的,就如同乾草被點燃之後轉成熊熊烈火一般,在黑大"頂真"的個性驅使下,跑步早已變成他生活的一部份,他也不斷調整精進,最後反倒是比他早接觸跑步好幾年的我受到他的影響才敢挑戰全馬。而這次也因為看到黑大已經穿ㄚ拖參加很多場賽事後,經由他的建議報名了這場由生產行銷ㄚ拖的"母子鱷魚"主辦的賽事。而報名這場比賽最主要的效益就是可以獲得一雙「跟上來」版的ㄚ拖,市價聽說就要三四百左右,算算報名費一千多扣掉買一雙鞋還有一件紀念 T 恤,真的是超級划算啊!

原先這場比賽我跟女王都有報名參加,但同樣因為 COVID-19 疫情的緣故主辦單位把原先在四月舉辦的賽事延後到十一月舉行,而且還很負責的提供已經報名的跑友退費的機會。當時女王的月跑量其實不算高,也沒料到自己才過半年就可以變得那麼厲害(我也料想不到...),為了怕影響其他賽事的安排於是選擇退費,最終這場比賽變成只有我跟黑大參加。儘管比賽延後約半年舉辦,不過卻是在原先賽事要舉行的時間前就拿到號碼布、ㄚ拖鑰匙圈、附贈的ㄚ拖、兩趾襪以及一件很"蝦帕"的跑衣,也因為這個緣故我在比賽半年前就開始嘗試穿著ㄚ拖練跑,相信不少沒穿過ㄚ拖跑步的跑友也跟我一樣,或許這就是主辦單位的用心良苦。比賽當天確實看到非常高比例的跑友是穿著ㄚ拖來參加。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跑完太魯閣馬拉松之後第一天上班,莫名在辦公桌上看到一個奇怪的郵局包裹(畢竟我是一個跟網購無緣的人會感到訝異也是合理的),對於寄件人我完全沒概念,邊納悶著邊打開包裹,從裡面滑出了三包東西,定睛一看竟是號碼布及衣服... 等等,我記得 11/21 有一場延期的ㄚ拖馬,但這之間怎麼還會有賽事呢?打開一看才發現這竟也是一場延期的賽事-三重馬。

之前是有印象三重馬也因為新冠疫情而延後,但不知什麼原因我竟然沒把這場賽事記錄在我的行事曆上,也因為這場突然冒出來的賽事我竟然得面對跑馬這麼多年第一次挑戰的三連馬!話說我也不是第一次報名三重馬,去年其實也報過一場卻沒有跑,主要原因就跟第一場太魯閣馬拉松沒跑的原因差不多-貪生怕死。印象很深刻那場賽事前一晚出現大雷雨(三重馬慣常舉辦的時間是四月梅雨季),睡前我其實已經有點擔心隔天的賽事,凌晨起床後發現雨勢未歇且偶爾伴隨幾聲雷鳴,考量到三重馬是在河濱空曠的場地舉辦,雖然平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還是擔心雷公有失手的可能。在跟黑大還有 Gina "請假"之後就繼續回去補眠,沒想到那天六點比賽開始後雨勢就驟然變小,我這逃兵平白浪費了一次跑馬的機會跟...報名費,不過當初會報名三重馬就是因為黑大說這場賽事報名費相對便宜 CP 值頗高,況且我也可以趁這場把之前的晶片拿去退費 ,拉拉雜雜說了一堆結論就是...這次其實算是我第一次跑三重馬。

三重畢竟在台北,六點才開跑其實是有蠻充裕的時間準備,四點五十左右出門叫了計程車之後,這才發現怎麼跟司機表明自己要去的地方恐怕會是個問題,畢竟重陽橋下應該不是一個很明確的地點。趕緊上網找了一下官網對於交通的描述,看到幾個關鍵字「龍門路」「走到底」,單憑兩點就先請小黃司機送我到附近再說。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網路上有很多幫大家整理好的財報資料可供參考,比較知名的像是財報狗或者選股便利店還提供各種圖表讓各種財報比率的數值圖文並茂呈現,非常方便!

當然這些網站也不是佛心免費提供這樣的服務,如果不想付費其實還是可以使用到比較陽春的功能,或者你也可以到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財務比較e點通上取得類似功能的服務。

財務比較e點通.jpg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身為一個住台北的跑者其實挺幸福的,畢竟在台北舉辦的大型賽事相對多,而且交通也比較方便,不過若說要在台北跑什麼比較有美景的賽事還真不容易,尤其是市區除了河濱還是河濱,所以若有機會我還是會每年安排個一兩場需要點舟車勞頓但卻充滿新鮮感的賽事。我的第五馬是太魯閣馬拉松(以下簡稱太馬),當時雖跟老婆的舅舅、舅媽一同去參加,不過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報名全馬賽事,如今女王也晉升為全馬跑者卻還沒感受過太魯閣壯闊的峽谷怎麼說得過去呢? 待太馬一開報我就建議女王把握這機會。幸好太馬改成抽籤卻也允許團體報名,託女王的福很幸運地中籤了(女王開玩笑說平常統一發票都沒中就是要把運氣累積在跑馬抽籤上),但因為比賽在星期六舉辦,交通、住宿還有排假的安排得比較費事點,主辦單位想必也是想趁這機會帶動花蓮地區的觀光吧,而今年又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多數人都無法出國旅行,累積的特休假剛好可以趁這機會用上。

IMG_20201106_174507_964.jpg
(阿水歐風雅廚的蔓越莓鴨胸)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年初跑完渣打馬後一直期待三月在日本九州舉辦的鹿兒島馬拉松,去日本這麼多趟卻一直沒到九州跟四國,想透過跑不同地區舉辦的馬拉松來認識不一樣的日本風情。無奈半路殺出程咬金,這個 COVID-19 病毒橫空出世搞得全球烏煙瘴氣,本來二月初看日本的疫情還期待有一絲絲機會,但這時家裡的長輩一聽聞我們要選這種時候前往異國跑馬都紛紛來勸退,看著眼前這麼多不利條件我們也不禁動搖,而日本在京都馬舉辦之後,其餘各地的賽事紛紛宣布停止,就連六大馬之一的東京馬都改成只有菁英選手才能參加,此時我們的心願變得微小,只期待鹿兒島馬拉松的主辦單位可儘早跟進宣布賽事取消,好讓我們可以據此跟旅館退訂,果然沒多久鹿兒島馬就宣布取消了,而機票也因為航空公司取消航班而退費,整體說來真正的損失只有馬拉松的報名費,主辦單位也承諾會寄送物資給報名者,而跑馬的資格也會保留到下一次,嚴格說來並不算是太大的損失,施加於我們身上的就只有悵然若失。

後續已報名的賽事都是在台灣舉辦的,但在全民恐懼新冠疫情的陰影籠罩之下,沒有任一主辦單位敢貿然舉行,賽事不是取消就是延期,沒想到再次能跑馬竟是十個月後的事了!當然還是要慶幸台灣把疫情控制得很好,連續數月都只有境外移入的案例而沒有本土案例,而在嚴格的隔離政策要求下,大多數民眾也都可以在大多數非密閉場所不必戴口罩,不然今年要跑場馬拉松真的要比登天還難(航空公司很多航班也都取消,不少航空公司還倒閉,所以"登天"其實也很難 XD)

期待許久終於可以參加馬拉松賽事這對我們夫妻來說都是件大事,而先前女王一直擔心山路不好跑,但在隔了這麼久總算能跑馬的前提下,加上我不斷強調山路馬本來就是賺業績而不是拼成績的賽事,況且這場又是以豐富補給聞名於跑界的邵老師所舉辦,輕輕鬆鬆欣賞美景品嚐美食才是跑這場馬拉松的真諦啊~ 總算在我強力不斷放送下,女王總算改以愉快的心情來看待這場烏峽馬。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單純支持某一政黨的政治相關粉絲頁不是我的菜,不過也因為多事的 FB 把一個臉友留言過的訊息顯示出來,明顯不合理的結論讓我對「抓到了!這梗很綠」這一篇 PO 文頗感興趣。

這梗很綠.jpg

從這 PO 文所附的圖片看得出來該小編是蠻用心的(畢竟除了整理資料還要排版、P 圖),也因為這圖中有提到引用的資料來源(新北市主計處 109 年度 1-6 月議員地方建議事項處理明細),我輕易的就在網路上下載了「109年度1~6月對議員所提地方建設建議事項處理明細表.xlsx」這個檔,透過其中的數據資料我整理一下之後就做出了如下的「新北市政府對議員所提地方建設建議事項各政黨核定金額比重」的圓餅圖,另外也把各政黨佔新北市議會的席次比重以圓餅圖呈現。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731.jpg

原本以為隨著忠孝師兄操作績效不佳(跟大盤及各大師比較下),導致人氣下滑後,這些火熱投資標的退燒下,今年的茂順股東會應該可以偷懶不用交作業,誰知 6 月底忠孝師兄居然 Line 我,有不離不棄的粉絲(患難見真情啊)跟他要茂順股東會的心得分享,思考良久,我決定從不一樣的角度來分享這次的心得。

我是奉行 80/20 法則的懶惰小股東,自從寫完程式來算 RoE 後,就以為一勞永逸等著每年股息入帳,安享晚年,當然靠程式選股這幾年,我還是不斷革新,最終自行算出 5 年標準差的 RoE,期望能透過數字,找到更平穩的好公司。

可惜事與願違,中間浮浮沈沈好幾年,直到參加洪師傅魔法班,認識忠孝師兄後,從他的 blog 看到這句話,「若對所投資的公司瞭解不足以致信心不夠,容易出現買太少,賣太早,怕被套,不敢抱的症狀」,才開始了我的另一個轉變。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5633.jpg

今年二月新冠疫情開始蔓延第一時間讓我擔心的就是裕融。畢竟裕融在中國的獲利比重已經不能算是錦上添花而已,因為各地陸續封城造成經濟停滯導致後續客戶繳息不正常幾乎是想當然耳;接下來隨著台灣也限制外國觀光客入境以及國內旅遊也因為擔心疫情擴散而全面凍結,當時看到 e-go 台灣租車旅遊集團的徐總的求救信就直覺聯想到裕融轉投資的新鑫應該也得面臨客戶因為生意差而無法正常繳息。幸好後來中國的疫情控制的情況比想像中好很多(反觀美國就...)而在國內先是政府對於遊覽車業者提供半年的補助,後來隨著疫情控制得宜,加上台灣人無法出國只好"出口轉內銷",國內的旅遊業在這樣的氛圍以及政府持續補助下也多少獲得改善(當然裕融也做了相應的調整,請參考股東會後會錄音16:38),從裕融每個月所公布的獲利數字看來確實是比較不需要擔心。

股東會前代理發言人廖經理(現在已經是正式發言人了,原先的發言人莊協理改任為裕融的公司治理主管)照往例打來問我預計提問哪些問題好讓他們可以預先做準備,今年由於跟莊協理互動的頻率較高,幾個想瞭解的狀況在第一時間都有獲得滿意的答覆,再加上公司的獲利比預期穩定且業務推展大致上沒什麼太大變化,所以今年我並沒有準備什麼提問資料,打算會後會就用聊天的方式瞭解一下公司的業務狀況。廖經理原先對於公司是否如往常舉辦會後會語帶保留,主要的考量點是新冠疫情影響,儘管大家都知道台灣疫情控制良好,但目前的防疫措施還是以維持社交安全距離為依歸,開股東會時在場地及座椅的安排上要達到需求並不難,但裕融的股東會後會乃移師到空間更小的場地舉行,為了讓更多股東可以參與要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並不可行。不過裕融的股東會若沒有會後會根本就是一場行禮如儀的制式化股東會,就算參加了也收穫有限,在我極力的爭取下,並忍痛主動提出可以取消會後會的餐點與飲料,大家還是可以透過戴口罩比鄰而座也不會違反規定,總算讓會後會得以正常舉行。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5600.jpg

去年由於咱家女王提前安排人生中第一趟的歐洲自助旅遊,儘管出發當天正逢永記的股東會我也只能默默接受,所以去年難得一次缺席;今年又逢新冠疫情影響整個公共運輸,本以為高鐵班次會受到影響讓我又無法參加,幸好在疫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只要配戴口罩還是可以正常搭乘,於是跟 Blue 約好在自由座車廂碰頭,沿途天南地北閒話家常時間倒也很快就打發了。

下了高鐵轉搭高捷,至小港站下車轉搭計程車,赫然發現這趟前往小港工業區的道路跟過去的印象相比似乎平坦許多,畢竟這一段路常是重車往來運輸的重要幹道,這些載重大的車輛對於路面破壞的能力自然不是小客車可以比擬的,本來猜測是否該歸功於被罷免下台的前市長韓國瑜,不過計程車司機說這段路本來就常在重鋪,應該是我之前無緣感受到重鋪沒多久的路面所以才有這種錯覺。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5595.jpg

今年太醫的股東會其實不是我第一次參加,於 2018 年時我就已經跟著幾個看上太醫的朋友一起來股東會上學習,不過當時因為對太醫並不熟,而太醫的股價也不夠"親切"再加上當時手頭上的現金部位確實不高,之所以當時能參加股東會僅憑著在零股交易時買入的 100 股。當時股東會的場地也不在公司內而是借用地區活動中心之類的會場,而且這幾個朋友早就跟公司發言人還有幾個重要經理人混得很熟,他們參加股東會的方式也跟我的大相徑庭,會議內容不是主要重點,反而是會前與會後私下跟經理人交流才是主菜,而我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旁聽以拼湊出太醫的一些營運概況。當時在會後有幸與這幾位朋友一同前往太醫在銅鑼科學園區的新廠參觀,當時在最美的發言人王特助(還真的不誇張,至今還沒看過顏質更高的發言人)導覽說明下,我們在樣品展示間看到太醫所生產的各項產品,也同時介紹了明星商品密閉式抽痰管以及公司當時新開發的潛力商品。

IMAG2110.jpg

IMAG2109.jpg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IMAG5587.jpg
(前排左三是董事長林於晃先生,右二則是總經理林映碩先生)

車子從大馬路轉進一個小路口,眼前出現的不是一般人預期的窄小巷弄,反倒是矗立著好幾棟樓的鉅祥總部。接近入口處迎來的是四五個公司的職員,一個人手提著一大袋口罩,一個手握著額溫槍,一個拿著酒精噴霧,我的車速度稍減他們立即促擁過來,確認了我的身份之後忙不迭幫我量體溫、噴灑酒精幫我的雙手消毒,一人連忙問我有沒有準備口罩一邊正打算從口罩負責人的袋子中拿取,我趕緊回說我自己有準備,幾個人跟我行禮後就讓另一位負責指揮的員工協助我到公司準備好的停車處停好車。參加這麼多場股東會倒是第一次有被奉為上賓的感覺。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5580.jpg

振樺今年好壞消息夾雜,尤其第一季的財報公布後出乎意料的 EPS 數字使得不少網友都私訊來問我的看法。儘管由發言人 Rita 那邊也多少知道一些梗概,但能在股東會上親耳聽聽陳董的說明總是比較讓人感到放心,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只好放棄也在同一天舉辦的茂順股東會(幸好 Blue 也親自跑了一趟南投,還可以多少聽聽他參加後的心得),至於也衝堂的中碳股東會,畢竟現在手上已經沒有多少中碳的持股,不然連續兩年沒參加去認識新的董事長跟財務副總實在也說不過去。

由於振樺電也進入 HC   的狩獵範圍,但因為他公務纏身沒辦法親自出席,事前就特別準備了勒勒長的提問清單交給我,洋洋灑灑、旁徵博引的內容讓我看了好生慚愧,不過也因為有他的這份提問單讓我省了不少準備時間(只是後來就得花更多時間在 PO 文上了...)。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IMAG5570.jpg

已經很多年沒有自己一個人單獨參加"第一次"的股東會,去年由於買入的時間稍晚所以錯過了鉅邁的股東會,沒機會跟一個朋友一起前往,而之後一陣子他也出清了鉅邁,所以這趟我得自己一個人獨自面對。因為前陣子受新冠疫情影響我手上鉅邁的持股比例也在那段時間減少了七成左右,相對整體部位佔的比例已經不高,但當初減碼並非因公司本身有什麼營運上的問題,往後可能有機會再遇到漂亮的價位而回補,還是應該趁這一年一次的機會多認識一下公司經營團隊才對。

不知是否太久沒有這種第一次參加的經驗,即便自認為準備還算充分,加上我在大學時也修了不少環境工程跟廢水處理有關的學分,公車上還是有點緊張地不斷在腦海中不斷排練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以及應變方式。過去很多場第一次參加的經驗並不總是美好,尤其在沒事先跟財務長或發言人接洽就遞出好幾張 A4 份量的提問資料的情況下,通常會被歸類為來者不善,所以心中的忐忑多少也是怕自己把第一印象搞砸吧~但基於之前寫 email 跟打電話都不太順利的經驗,我還是很想透過這樣的作法來驗證一下這公司的應變能力跟對股東的友善程度,個人以為至少要通過這樣的小考才符合值得投資公司的初步檢驗。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5530.jpg

在我所投資的幾家公司中湯石是唯一生產基地都集中在中國的公司,這個特點放眼全部的上市上櫃公司恐怕也只有 KY 系列才有這種可能,也因此在春節期間一聽到中國宣布因新冠疫情緣故必須延後開工時,我的心當下一沈馬上想到湯石的營收恐怕非常不妙,假期結束後就不時與發言人王協理聯絡瞭解開工的時程,只知道隨著中國疫情不斷蔓延,封城的範圍逐漸擴大,開工的時間也一延再延,看到二月只有四百多萬的營收是還沒嚇到吐血的程度,但也算是受驚了... 心想這再不開工第一季不就賠死?王協理倒是老神在在(發言人受的訓練固定都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吧...)直說第一季本來就是淡季,很多臨時工都回鄉過年所以營收一直以來就比較低,況且在疫情沒有明確控制的情況下若冒然開工反而容易造成生產管理上的大問題。幸好到了三月營收就有明顯回溫,即便年增率還是難看但四月的月增率呈現正數就更讓我放心許多。

股東會這天因為梅雨鋒面的影響一早就是傾盆大雨,沒辦法從家裡騎 UBike 到松山車站只能更早出門,到了台鐵的閘道入口得特地戴上口罩,再加上列車上還不開放飲食沒辦法照慣例在車上把早餐解決,這些跟過去幾次不同的不方便我都還能忍受,但找股東會開會地點我著實吃了些苦頭,因為這次開會的場地又換地方了,地圖上預估從樹林火車站出發的步行時間約 21 分鐘,尷尬的距離坐車似乎太近走路好像又有點遠,偏偏饑腸轆轆讓我沒辦法選擇搭車這個可以隔絕暴雨的最佳作法,最終只能在大雨中靠著羅盤功能已經有點失常的手機尋找步行前往的路徑。

到了樹林工業區大門口儘管褲管已經濕透,幸好時間還算充裕,趕緊在附近隨便找了一家早餐店買了個三明治囫圇吞下後,就像涉水穿越小溪般一步一步在工業區裡尋找湯石股東會的開會地點,到了會場時真的只能用狼狽兩個字來形容...

文章標籤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