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補充:感謝網友留言提醒,原來我把絕代雙 "礁" 搞成 絕代雙 "驕",才會想破頭也搞不懂主辦單位取諧音的用心,特此感謝網友指正。

會場的腹地頗大,距離最近的住家也有不短的距離,難怪主辦單位敢把喇叭的音量開得這麼大,吵得我都不太敢靠近舞台。
這獎盃...我可以,不過我是來提前慶生的,可不想為了獎盃拼死搞到往生,就留給有本事的人吧~

因為正逢選舉,比賽開始前好幾位候選人都前來致詞,不由得讓人懷疑這場馬拉松的舉辦其實有很大的政治目的,只是對於跟我一樣是來自外地的跑者來說,聽這些候選人吹噓自己對地方做了什麼貢獻也沒多大意義,趁這空檔繞一下這個山寨村,但終究是個還沒開門營業的地方,也看不出有什麼特殊之處。

(自己獨自前往只好來個自拍留念)


印象中沒拍過這種起跑點的正面照,算是很難得的經驗。這一場報名全馬的人並不多,拍完照再繞到後面準備起跑也不需要什麼時間,就順手記錄一下囉~


沿著龍潭湖跑完又繞進市區道路,跑完不久發現路旁的景色有些熟悉,果然接近十公里路程時就從山寨村的門口經過,接著往員山、枕山的方向前進。道路筆直又平整,看著道路兩旁滿滿的綠不由對自己竟以為賽道是山路而感到好笑,果真是城市土包子,還以為在台灣綠地只會在山上出現。
雖說是第一屆舉辦,不過這場比賽的補給還是在中上水準,除了中規中矩的基本品項,尤其主辦單位特地找了當地的觀光工廠及知名店家提供像是鴨肉乾、金桔蜜餞、手撕窯烤雞肉等,算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補給,加上參加的跑者並不算多,要好好吃到飽其實還真不難。不過倒是在這邊要小抱怨一下窯烤雞,似乎烤得有點過頭或者是因沒有將雞油再淋回雞肉上的緣故,覺得吃起來肉質稍柴,吃了一兩塊就讓我對它胃口全失,煞是可惜。
(記得約莫七八年前全家人有來庄腳所在住過,如今竟然是這樣的方式舊地重遊,還挺特別的)
當然跑馬最重要的還是賽道本身的品質,澎湃的補給品充其量只是錦上添花的那朵花,而這場絕代雙礁在這部分還真是沒什麼可以挑剔,絕對可以給上五顆星的評價。除了前面所提的賽道平整(雖說員山、枕山這邊應該歸為鄉間道路,但路況其實很不錯,車少路平地形起伏又小)沿路景觀真的優,途中經過一些民宿跟農家,在他們特別悉心布置整理之下,還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點。不過還是有一點要抱怨一下,有候選人長長的車隊竟然跟著參加的跑者沿著賽道一路擴音且無限迴圈地放送「....拜託,拜託」,加上大多數人跑的速度其實跟車隊的速度不會差太多,使得耳朵受到荼毒的時間變得更久,讓我不禁想大喊:「等比賽結束再出來拉票會很難嗎?」但終究還是不敢說出來,畢竟這是別人的地盤... 只好把這話硬生生吞進肚子裡。
(途中也跑經山林裡,除了路變得比較窄小以外,路況還是一樣維持得挺不錯)
(沒搞錯的話這應該是大礁溪,想必是前些天大雨的緣故水量頗豐沛,溪水很清澈顯見這邊的環境維護得很好)
(之前沒聽說宜蘭也種茶,剛看到這樣的茶園還真是嚇了一跳,難道這其實不是茶?!)
六點起跑時就覺得天氣似乎太好了,但畢竟時序已經進入冬季,一直在八點以前都覺得氣溫還挺舒適宜人,跑完前廿公里還能維持在兩小時內,無奈進入第三個 10K 之後,一方面是賽道重複失去了新鮮感,最重要的差別是太陽開始不留情面的發威,氣溫很明顯升高許多,進每個補給站幾乎都是先補充水分,幾乎沒什麼胃口吃東西了,速度也因此有了明顯的下降,過了 26K 終於不支,偶爾會下馬切換為步兵模式。
(第二度穿越大礁溪遇到熱情民眾提供的私補,感謝他們惠賜布丁一盒,吃了再上~)
好不容易終於捱到 30K ,確認時間已經超過三個小時又廿分,顯然今天的任務已經不是破不破 PB 的問題了,而是在豔陽的"烤"驗下如何不厭世的完賽。再度回到先前「全馬再一圈」的地方時,賽道改往另一個方向轉彎,看看里程這分叉的部分應該是最後 10K,孰料這就是壓垮我意志的最後一道難關...
(此為折返後拍攝,不過往返的路都是同一條,"烤"驗都一樣)
跑了一段沒有樹蔭的小路後,過了一座橋再沿著幾乎沒有樹蔭的堤防道路走,這若是出現在最前面的 10K ,將會是一段很怡人的賽道,但如今順序並非如此,在氣溫明顯已經超過 25℃ 且太陽直射的情況下,這段路對我來說絕對是"烤"驗,勉強走了一段到有樹蔭出現才有跑步的動力。本以為最艱難的已經克服,卻沒想到在後頭的也毫不含糊... 接下來一段是頗長的緩上坡,上坡在賽程的後段出現本就折磨人,但更讓我難以招架的是沿途接連出現養豬、養雞鴨的大型畜牧場,雖然有樹木跟圍牆的阻隔,但這些都只阻隔了視線,卻完全無法讓跑者不聞到那令人作嘔的氣味,真是太黯然太銷魂,體力都已經快承受不住還要被惡臭無情的摧殘,想快速跑過無奈體能實在辦不到,只能默默的"享受"這鄉村的純樸。
在熱情民眾提供冰涼啤酒以及補給站冰咖啡的加持下,終於得以通過這段漫長上坡的折返點,心中小小歡呼了一陣,變成下坡之後原先的痛苦終於有了報償,回程自然顯得快意許多,準備迎向終點~(當然再次又被豬、雞、鴨的氣味洗禮了一遍)
在跑最後 10K 時恥度雖然沒開到極限也起碼開到一半的程度,對於完跑的成績會有多難看早已看破,過了終點拖著快被烤乾的疲憊先去寄物處領回自己的東西,第一要務就是先乾了一瓶礦泉水再說,等乾癟的身軀逐漸回復後才打起精神去領紀念品跟成績單--完全不意外的難看,不過看到自己的排名至少還在前 1/3 ,就知道今天賽況的艱難絕對不是我自己的錯覺或是技不如人使然,心裡也就寬慰多了。
究竟還是主辦單位第一次辦活動沒經驗。在我漸漸恢復後,肚子終於開始感受到飢餓,趨前到提供選手點心的攤位要了一碗米粉,吃到一半聽到身旁有人提到山寨村裡面的餐廳有提供選手餐點。好奇進入內部才發現還真有這回事,只是先前並沒看到官方給的說明資料有提到這件事,在門口也沒有顯眼的指標或工作人員引導,完全是佛系供餐啊~(只給有緣人吃就是了?)好在我還有體力到處閒晃否則絕對是錯過這個半馬、全馬選手專屬的好康。
說起來這餐廳提供的餐點也不算特別,比較像是在自助餐打菜一樣,差別就是可以重複排隊吃到飽而已,口味是不錯卻也稱不上絕妙好滋味,不過所提供的飲料中那滿滿一桶啤酒著實吸睛。不知道是人體什麼機轉使然,跑步喝氣泡飲料真的是爽度加倍,汽水就已經很有暢快感,而啤酒尤甚。無奈比賽時間頗早,沒有大眾交通接駁,很多跑者應該都是開車前來,換句話說大部分的跑者為了開車安全都不可能在此時開懷暢飲,也就難怪這啤酒可以維持滿滿的情況,真的是很可惜!
這場賽事雖是第一屆獎牌卻設計得頗用心,圖面上看來是策馬前行的將軍,跟賽事活動的海報相呼應,不過我還是不懂這到底有什麼特別寓意。如上圖所示這場比賽還有半馬以及其他距離更短的賽事。前不久我也參加了長榮城市觀光馬拉松的半程馬拉松賽事,那場更誇張,竟只要三公里就有獎牌可以拿,讓我深深覺得國內賽事除了舉辦的場次過多之外,連獎牌都給得越來越浮濫,這或許滿足一些剛踏入路跑這領域的新鮮人的虛榮心,但我想真的有心想挑戰全馬而努力的跑者絕對不會認為這種 3K 、5K 甚至 10K 賽事拿到的完跑獎牌有什麼特別意義,而把路跑當作流行跟風的人也不會重視這種不需要特別苦練就垂手可得的獎牌,真如此何必又浪費資源跟金錢刻意去製造這些獎牌給他們呢?
這場比賽的紀念品除了比較有在地特色的銅鑼燒之外,跟上述所提的長榮馬一樣,竟也送了一個跟路跑協會規格相當的衣保袋,莫非這儼然變成一種流行?!當然身為跑者是很樂見主辦單位能夠給比較豐富且實用的紀念品,但大多數跑者都有(就算沒有也可以跟路協買,何況品質好又不貴)的東西還送就顯得非常多餘。過去以環保之名讓送不織布做的環保袋蔚為潮流,結果家家戶戶動輒都有十幾個囤在家中的一隅,若送衣保袋變成新的流行,這種體積大外型設計跟時尚八竿子打不著的贈品恐怕又變成很多人家中的新"雞肋",最後恐怕還是都進了焚化爐... 希望跑者朋友如果認識這些舉辦賽事的人,還請將這種聲音傳達給他們,尤其近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環保團體注意到路跑賽事很多不環保的地方,像是每場都給的跑衣、補給時用掉大量的紙杯、塑膠杯或海綿,這些對於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的破壞。台灣一年數百場路跑比賽,真的不能不正視對環境的衝擊,畢竟大家跑馬就是為了有機會親近大自然,若反而破壞了自然環境根本就是捨本逐末。
最後順便提下自己遇到的糗事。當天結束打道回府已經是正午時分,太陽把車子烤到恰到好處的熱度,照例我把窗子全部搖下讓車內的熱氣逸散,過了一會兒看情況差不多發動車子準備開往台北,竟發現駕駛座旁的車窗竟然故障了... 偏偏此時宜蘭回台北的車陣已經出現在馬路上還排成好長的一列,不能關窗卻開冷氣實在浪費,陽光又曬得我有些難受,結果就出現了跑馬沒塗防曬乳反倒是開車在塗的怪現象 XD,真是人在囧途啊~ 雖然我沒辦法看到隔壁車道其他乘客的表情,但應該不難想像他們一定都對我的窘態感到不解而一臉狐疑吧。在這也順道提醒一下,假日宜蘭往台北國道五號過了下午三點是有高乘載管制,如果以後跟我一樣是一個人開車來參加宜蘭的賽事活動,務必記得這個規定免得要繞遠路回家。
照例還是要給這場比賽打個分數,以第一屆舉辦來評判,滿分十分我是願意給到七點五分,賽道的規劃還是很希望能避開畜牧場那一段,除非主辦單位認為這就是本場賽事的特色,有必要讓遠道而來的"台北聳"深刻體會農村特色,那自然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