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5/30 那天早上參加完湯石的股東會之後,正巧下午就有裕隆集團在富邦證券舉辦連兩天的法說,而裕融就在當天第二場。既然都已經請了一天的假參加股東會,在跟陳昀還有台灣阿成三人一起吃完午餐之後,正好可以好整以暇參加下午的裕融法說會。法說會的當天許國興總經理、發言人莊文凱協理以及財務主管兼代理發言人廖淑華經理都有列席,可見公司方面對法說會的重視程度。也因為公司裡的三個重要人物都參加了這場法說會,有些關鍵的問題其實在當天就有頗為詳細的解答,尤其是關於增資的原因以及公司方面傾向以特別股發行的理由都有在法說會中提及,網友可以從法說會錄音以及投影片瞭解不少。
裕融今年前五月的獲利表現增長的確耀眼,但在三四月時我確實是有點擔心,一方面裕融限定的配合汽車品牌納智捷因為發生 S3/U5 召回事件,讓原本號稱新訂單數非常亮眼的新車款 U5 的掛牌數硬生生從一月八百多、二、三月的三百多降到後來六月只剩下兩百出頭;另一方面斷斷續續傳出中國一些不太妙的經濟狀況,裕融這一年來的明顯成長來自中國的貢獻是有目共睹,若中國真的發生經濟崩盤,後果真的不太敢想像... 幸好隨著公司每月所公布的營收跟獲利狀況看來,我所擔心的情況並沒有發生(或只是還沒發生?)。
由於法說會中幾乎把我想知道的資訊都透露了,加上法說會距離股東會差不到一個月,我一度有點掙扎是否還要特別請一天假去參加裕融的股東會。但股東會一年才一次(振樺電表示...),裕融跟著裕隆集團一起在富邦證券舉辦的法說會一年則有四場,這麼比較起來似乎沒有錯過的理由,所以我還是從幾個投資同好那邊(尤其感謝兩山大)蒐集到好幾個問題,在股東會前一天寄給發言人莊協理。
(接下來發展跟往年如出一轍,就直接快轉到裕融股東會後會吧~)
股東會結束後我第一時間往股東會後會的場地移動,這次會場座椅排列方式跟過往很不一樣,變成約六七排並排的座椅,看得出來裕融股東會後會的盛名已經不脛而走,公司也越來越重視這種跟股東直接交流的機會。不過我卻做錯了決策... 當下的想法是坐中間一點可以同時聽清楚發言人回覆也可以較清楚錄到其他股東發言的內容,但就算我選的是還算前面的第三排座位,發言人回覆的聲音在錄音檔案的音量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加上過程中外面原股東會的場地不斷有工作人員搬動桌椅、設備還有交談的聲音,這些都對錄音有些許干擾,就要請網友們多多包涵了。
這次股東會許總經理並沒有參加,莊協理的說法是因為許總要去開董事會的緣故,但其實在莊協理答覆我的問題時我依稀是可以聽到外面許總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是接受記者訪問的樣子。當然這不是指莊協理為了許總不參加會後會而隨便找個理由搪塞(畢竟受訪的時間並不像會後會這樣歷時近一個半小時),我個人的理解是公司因為股價有突出的表現,已經不像過去還能繼續當整個裕隆集團專屬的掌上明珠,反而變成君子好逑的名門閨秀,登門拜訪的賓客自然是絡繹不絕,這對於裕融往後的發展也至關重要,畢竟夠公開透明就比較容易從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以裕融的發展模式看來,這次發行特別股就算能支應公司後續幾年的發展所需,但時間拉得更長的話,未來還是很有機會再進行增資。讓更多投資人能瞭解公司的發展現況及未來規劃,對公司以及股東來說都是比較有利的。
原定會後會並非只有莊協理唱獨角戲,陪同的另一位經營企劃部的經理據說對於公司營運一些相關數據也很嫻熟,然而會後會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都是莊協理發言,只能說莊協理對於公司的整體運作實在太過瞭解,讓經企部的經理英雄無用武之地。感謝當天其他參與的股東,有幾位提的問題我一聽才發現自己竟漏了,幸好有人提起,大家對於裕融的用心與關注程度可見一斑。最後要感謝賢哥,不知經過幾天幾夜的努力,竟然能把當天會後會莊協理的答覆內容轉成文字檔,沒做過這種事的人恐怕無法體會其中的繁雜程度,過去我熱情還滿滿的時候做過一兩次,但實在太累人後來便作罷,若有其他網友也這麼熱心,歡迎透過這裡的留言板跟其他人分享一下成果。如果各位還想聽完整的股東會、股東會後會的錄音,請大家到此處下載。
- Jul 03 Tue 2018 22:52
2018/06/26 裕融股東會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