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朋友很好奇我為什麼會接受雜誌的專訪,相信他們應該也很想知道我為什麼會願意用本名甚至還露臉接受訪問。
其實最早被探詢這意願是在三月的時候,由於更早的時間點薛教授曾經半認真半開玩笑的問我要不要一起出本書,而且沒多久還真擬出了一些大綱給我,由於當時工作上正好遇到一個自己獨立負責的專案要進入收尾階段,實在無暇去想這件事的可行性,又恰巧不久小樂私底下問我有沒有接受訪問的可能,還列出 Smart 跟 今周刊 兩個選項讓我選,當時心想寫書大部分的內容都要自己來實在太硬了,接受訪問則是有人幫我整理,兩相比較後者完勝啊!所以如果真要把自己的投資心得跟方式分享出去,接受訪問似乎是比較省事的。
那為什麼會想接受訪問呢?說實話這還是有點小小的虛榮心在作祟,但大部分的出發點則是真的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投資方式。那個時間點距離六月還有兩個多月,推測接受訪問應該是來得及趕上每年六月的股東會旺季。我自認為投資的大部分思維是在參加股東會之後才大致成形,加上自從我跟網友分享股東會的心得以及錄音之後,也接到很多正面的迴響,所以真的很想把這個好法寶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當然啦~我還是有私心的成分在內,因為畢竟自己再怎麼厲害終究能參加的股東會場次非常有限,何況對公司的經營雖然自己也長期關注,但每個人看到的面向不同,也許自己沒留意的部分有其他人留意到了(就像是今年 HCPU 在永記股東會上就提了幾個我沒注意到的重要項目),顯然我得複製更多個李忠孝才能得到更多更完整的資訊(最棒的例子就是感謝賢哥不錯幫大家更認識鑫永銓)。接受雜誌訪問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至於當初選 Smart 智富月刊(以下簡稱 Smart )而非今周刊的原因,這主要是著眼於前者的讀者特性與後者有比較大的分別。我的觀察是 Smart 比今周刊還淺顯些,讀者通常是對於投資理財想要廣泛涉獵的新手,今周刊的讀者群就比較偏投資老手。說「老狗學不會新把戲」是有些太過分,但投資資歷稍長的人大多已經定了型卻是不難發現的事實。加上另一方面我想跟讀者溝通的是一種比較不一樣的投資思維,周刊的頁數份量恐怕不足以描述得夠清楚,因此我選擇 Smart 這個管道來協助我完成心願。
那麼為什麼我會用本名還配合拍了正面的照片呢?其實我雖然沒有訂閱 Smart (以前曾經訂閱過,但後來就....嫌內容太淺而沒再訂閱了),但還是偶爾會在超商翻閱,發現不少封面人物是用化名且沒露臉,即使這些人投資成績都頗傲人,偏偏就如同一個網友跟我說的「要不是這集在智富上看到您的故事,小弟都以為雜誌是假的~~」(其實 Smart 五月號的封面人物"二兩"是真的高人啊!無奈還是有很多網友有眼不識泰山照樣酸...)。看了這麼多前車之鑑,我想唯有以真實身分呈現才能夠取信更多人,也才有機會讓我的投資方式被更多人所接納。
遺憾的是由於 Smart 有同屬性投資人的封面人物不會連續兩個月刊登,所以我的部分被安排在七月份才出刊,而這就已經錯過股東會最密集的六月了,只能期待明年大家還記得我,願意嘗試去參加自己的第一場股東會。
PS. 有興趣想知道我對某些新聞的粗淺想法以及一些程式資源的網友請加入我的粉絲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