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說它特別並非是因為他談論的是美國種族歧視的問題,畢竟在很多好萊塢電影中,種族衝突的梗早就讓很多觀眾失去了新鮮感。當然,也不是因為這部電影中主要的角色都是女性所以讓它很特別(印象中有一部電影甚至標榜裡面的演員都是女性)。對我來說,這部電影特別之處在於用溫馨的氣氛來凸顯黑人與白人間的衝突對立,沒有直接(也鮮少)的暴力畫面,真的很難得。
美國雖然是很多移民的天堂樂園,但因為多種族的特性,歧視的情況一直都是存在的,尤其美國南部幾州過去蓄奴情況普遍,儘管南北戰爭結束,黑人依舊無法完全跳脫被歧視的命運。這部電影的時空背景設定為 1962 年美國南部密西西比州,這個時間點距離南北戰爭結束已經是近一個世紀了,不過白人對於黑人還是存在著很多誤解與歧視,甚至黑人自身對於該有的權益爭取也大多抱持消極的態度。
故事大綱為一個白人女性大學畢業生史基特返回家鄉找工作,警覺到自己成長的環境中黑人受到眾多不平等待遇,興起透過寫作來為黑人女傭發聲,過程中他受到兒時的玩伴反目脅迫,也被擔心事情披露會讓自己惹禍上身的黑人女傭所誤解刁難,最終該書在紐約出版,一時洛陽紙貴,在當地小鎮也引起大家廣泛的討論。而參與的黑人女傭們不但因此賺到相當其數月收入的稿費,也從過程中找回自信,對原來命運之神的安排勇敢說不,嘗試走向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影片中很多怪異矛盾的情況如今看來匪夷所思:白人認為黑人身上帶有不同的病菌,所以還特別搭建給黑人女傭使用的廁所(片中還出現女性客人因為擔心自己跟黑人女傭用同一間廁所而憋尿的片段),但卻又把自己親身的小孩交給黑人女傭照顧,三餐飲食也都交給黑人女傭張羅;上流白人的募款餐會幫助的對象是遠在非洲的饑民,會場上輕聲細語,慈眉善目,但對於身邊的黑人女傭卻頤指氣使,甚至就在他們面前用言語或肢體動作污辱他們;而白人彼此之間也有明顯階級對立,攀上枝頭變鳳凰的鄉下姑娘一樣受到其他原屬上流社會女性的明顯排擠。儘管這部影片討論的是比較嚴肅的種族歧視、階級對立,但是劇情中穿插各種有趣的對話,讓觀眾不至於內心過於沈重。我自己是在週日晚上十一點才開始看這部電影,片長幾乎兩個半小時,一開始我是抱著先看一半,隔天再看另一半的打算,沒想到就因為劇情既衝突卻又溫馨,有時讓人義憤填膺,但大多時候又笑中有淚,就這麼欲罷不能直到看完整部片為止。
這次為了不影響大家欣賞這部電影的樂趣,我就不再贅言,只是看完電影後會發現在台灣我們對於外勞其實也存在著電影中那樣的種族隔閡,而且不像美國的黑人與白人,至少他們還有共通的語言跟共同的信仰,所以相信台灣人與外勞的鴻溝應該是會更廣更深。此外,即便同是台灣人,社會氛圍型塑的階級對立情況也不讓人感到陌生,藉著這電影讓我們從另一個相仿的時空背景來省思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生活,相信會有當頭棒喝的效應。
這部電影在分級上是歸類為普遍級,很適合父母陪著年紀稍長的小孩一同觀看討論,相信對小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很棒的啟發。
- May 08 Tue 2012 12:56
只有是非不論黑白-「姊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