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次跑全馬已經超過十年,雖說參加的賽事跟那些動輒上百的強人相比是遜色不少,但至今也累積了五十多場的賽事,沒想到竟然遇到過去報名參賽所沒經歷過的特殊體驗:一場延了又延,總算在第五次公告後開跑的賽事。當初會報名太平山馬拉松主要衝著海拔兩千公尺的賽道這項特色,畢竟三五百公尺的郊山高度在北部頗為常見,很多有山路的賽事也大多是在這類高度舉辦,但高海拔完全是另一種景致,看了過去跑友前輩的分享讓我心嚮往之,好不容易說服女王一起報名卻沒料到在新冠疫情的侵擾之下,這場原訂於 2020 年五月應該舉辦的比賽一直拖到 2022 年九月總算有舉辦的希望。一直以來太平山馬拉松的舉辦時間都是在五月左右,延到應該是盛夏的九月聽來很不 OK 啊!不過一方面高海拔本來就有比較低的氣溫,加上大多數報名參加的人應該都不是要破 PB,後來想想九月也應該沒太大問題,只不過... 交通住宿都訂好了,然後好長一段時間都沒颱風臨幸台灣,偏偏就在比賽前一天主辦單位說要看颱風路徑來決定要不要取消,我跟女王人在羅東過夜,看看外頭風雨的變化內心就已經涼了半截,這種天氣不跑難過,真要跑恐怕會更難過。然後... 賽事就又延期了,直到 2023/05/06 總算讓我們盼到了.... (但為了一場賽事花了兩趟交通食宿費用)
雖然起跑時間是七點,但起跑點可是在太平山莊,想要在太平山莊住宿除了需要網速、手速搭配之外,最重要的是人品,我雖然符合最重要的這項,無奈手速就... 總之我們就是無緣訂到太平山莊的房間,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羅東轉運站這接駁點尋找最近的住宿飯店。七點起跑對在國內舉辦的馬拉松賽事來說已經偏晚,但接駁車竟然是四點出發,我本來還質疑主辦單位未免太過保守,怎麼會需要保留這麼充裕的時間? 殊不知四點接駁車準時出發竟然歷經整整兩個小時才抵達太平山莊的停車場(對於常跑山上的朋友來說這應該是常識,但對我這城市土包子來說很難想像要開這麼久的山路)

(中途司機大哥放大家在入口處上廁所,本以為快到了,結果得到的回覆是還有四十分鐘的車程...)

(海拔兩千公尺的景色真的很不一樣)

(後面的告示顯示當下的氣溫為攝氏16℃)

(儘管知道玉山才是台灣的屋頂,但我很少有這種遠眺群山的體驗,很難不感到興奮)
(雖說是在高山上但道路的品質挺不錯的,不用擔心有坑洞問題)
(城市土包子第一次看到這種花感到新奇,後來查了網路才知道這就是毛地黃)
(折返點前最後一段下坡,最後的"甜點"即將吃完)
(全程在海拔 2000 ±200 百公尺間,單以爬升高度來看是不算太恐怖,但上下坡其實頗集中)
(第一個折返點)
對於跑山的賽事我一律都是平常心看待,成績如何並不是重點,能否平安完賽才是關鍵。過去沒有在這麼高的地方跑步過,雖說高山症比較可能發生在更高海拔的地方,然而超過一千五百公尺其實就對身體會有些微的影響,儘管跑了快 10K 我還是感到戰戰兢兢不敢太大意。
(折返後來到 8K 處,可看到不遠處的太平山莊,接下來就是朝著翠峰湖前進了)
往翠峰湖的路上陸陸續續看到半馬的跑者,半馬雖然是七點半開跑但路徑與全馬不同,以我的速度這時能看到的半馬跑者應該都不是普通的...弱,想必有不少人是抱著純粹體驗高山馬拉松的心情來參加,其實沿途健走欣賞風景順便吃些補給也確實是種享受,並不一定要用參加比賽的心情來參加。
往翠峰湖這段路程相較平緩許多,沿途不少美景讓跑友很難不分心停下來多拍幾張風景照(大概只有咱家女王可以這麼心無旁騖)
兩旁都是挺拔高聳的針葉樹(應該是杉木吧?)偶爾路旁會出現"注意動物 減速慢行"這種平常少見的警告交通標誌,雖然很期待但全程卻沒見到什麼特別的動物出沒。
(本以為這種小型賽事應該不會有專業攝影師出現,沒想到還是能看到運動筆記攝影師的身影,自然是要用新台幣給予支持)
為了守護大自然主辦單位事前諄諄提醒跑者務必自備環保杯,可能是位處高山環境補給比較不像平地的賽事那麼方便,大略估算補給站的數量是有比較少一點,但除了位在第一個折返點的補給站比較陽春外,後面的每個補給站都有多樣的補給品供跑者取用,豐富的程度還遠超乎我的想像(畢竟為了自然環境好吃差一點也說得過去),工作人員也非常熱心,還有幾站甚至有小朋友年紀的工作人員提前跑到距離補給站幾十公尺處搶著給跑友補給,這種補給當然更不容錯過。
(全馬的第二個折返點位於翠峰湖附近的翠峰山屋,折返前還不忘來個陡坡犒賞一下跑者真是很有誠意)
(翠峰山屋的補給更是大陣仗,吃的喝的一應俱全,連啤酒都有)
跑到翠峰山屋前約莫是 25K,不知是不是太久沒跑全馬的緣故,以往認真跑也要 37K 左右才發生的大腿內側抽筋竟然在這時候出現,已經不算快的速度又被迫降一檔。接近翠峰山屋時有熱心的跑友提醒女王目前應該是女總前十,看她眼睛發光的樣子再考量自身的狀況,只好再度選擇自我放飛了...
(既然已經看不到女王車尾燈就輕鬆跑,來到翠峰湖步道入口有些掙扎是否要進去看看,只是看地圖似乎還有段不短的距離,且來的路上遠望翠峰湖湖水有點乾涸,還是等她美一點再拜訪好了)
在回程的路上意外看到一個乾淨的塑膠袋,推測應該是之前的跑友不小心掉的,為了保護這片淨土我順手撿起來後塞進自己的腰帶中。不知是否跑得慢還是命運的安排,在去程時看似一片乾淨的環境卻在回程時很容易地就被地上一些塑膠垃圾所吸引,想到才剛撿了一個乾淨的塑膠袋不妨就以這當作垃圾袋多裝點細小垃圾回去,也算是為了自然生態盡一份心力。只是沒想到這麼做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才沒多久竟然就撿了一整袋,如果是跑者不小心掉在路上的能量膠包裝還可以理解,誇張的是我還撿到路旁已經被泥土部分包覆的保特瓶跟鐵鋁罐,而最匪夷所思的是為數不少的煙蒂!
(滿滿的"戰利品" 讓人高興不起來)
(本來以為只是隨身小物卻越長越大,沒辦法再塞在腰帶內只好提著跑了。補給站對我除了原來的功用之外還多了倒垃圾的服務)
為了邊跑邊撿垃圾目光焦點都集中在道路及兩旁的草地,好在兩旁的風景在去程時也欣賞得差不多了,而且高山上天氣變化外又大,早先遠遠欣賞一朵朵的雲竟然一不留意就變成籠罩在身旁的霧。
(路在虛無飄渺間,真是如夢似幻)
(手機隨手拍沒辦法把當下仙境般的體驗傳達萬分之一,非得身在其中才能領略)
儘管決定要多撿點垃圾的當下我就知道這場全馬應該是不可能有多好的成績,但看到五個小時逐漸接近還是會想要在整點前完成,無奈跑跑停停這樣的節奏似乎讓身體有些混淆,想要提速變得有心無力,最後只能以超過三分多鐘的時間達成。不過看到成績單的時候我還是不免感到吃驚,回程有些路段前後都看不到人,本以為自己是後段班的緣故,想不到竟然還在前段班之列,看來大多數跑友都跑得很愜意啊~
女王回程完全沒有懈怠,確實以女總第八名的成績跑完全程,只是大會似乎分組只取第一名才頒獎,我們這年紀列在死亡之組要取得分組第一也絕非易事,只能自我安慰像獎品那麼大的陶瓷藝術品家裡也沒地方放,沒拿到也好啦 XD
(完跑獎牌設計得頗符合賽事主題,根本就是顧名思義)
這場賽事延了四次,原先設計好的陶瓷材質可供刮痧使用的獎牌上頭印著 2021 年份的文字就無法使用,而主辦單位也沒浪費,只要跑友晶片不換現金可改兌換這個原定實用的獎牌,而退晶片的費用一樣捐給惠民醫院,既可拿到實用小物還能愛心作公益實在一舉兩得!
(可愛的 2021 年完跑刮痧板獎牌)
老實說這場賽事還真是沒什麼可挑剔的,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缺點,那就是為了移動到起跑點所花的心力跟時間還真不是一般賽事可以比擬,但也因為這原因我們才有機會親近台灣特有的高山美景不是嗎?比較遺憾的是完跑才隔兩天就看到主辦單位在官方粉絲頁上預告這次賽事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壞消息,一面慶幸自己掌握到這最後機會,卻也不禁遺憾若真成為絕響原本就為數不多的高山馬拉松賽事又少了一場。但願上天垂憐,讓這場賽事能找到願意傳承的接棒者,有朝一日還能讓跑者再與太平山來場美麗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