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在巷口遇到一個阿姨
儘管他已經騎上那台明顯上了年紀的小綿羊
但是一看到我馬上就把車停在我身旁
主要是為了跟我抱怨最近景氣不好
所以他已經主動把內湖的房子租金降到一萬四(原本是一萬七)
而先前已經跟人家打好兩年契約
在成福路上那一樓的房子
租金也從原先說定的兩萬元降到一萬九
臨行前還頗感無奈的說:
「手上四間房子出租卻只有五萬多的租金收入~」
這結果實在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為了留住房客也只好做這麼點犧牲了
之所以這個阿姨會跟我提到這些事
主要是因為之前他的歷任房客不再續租之後
他都會請我幫忙透過網路刊登的方式來招租
因為效果都不錯著實幫了他不少忙
故而只要見了面難免都會跟我提到那些出租房屋的現況
也多虧如此
我跟著經歷了一些房屋出租相關的經驗
這對於名下沒有不動產的我來說是很特殊的體驗
無獨有偶地
之後在一次大學同學的聚餐上
聽到一個大學同學他父親買的位在東海大學附近的學生宿舍
也為了讓租房子的大學生有更強的動機繼續住下去
竟然還提撥了相當兩間房間的租金
充當這些學生的獎學金
所以原先隔成十一間房間
每學期租金兩萬五的收入不得已得打折
不過面對目前超低利率的大環境
他仍然對這樣的收入感到滿意
之後再進一步打聽
原來這房子也是好些年前考量整體環境將徘徊在低利率的條件下
大約用一千萬買來的
算來收益率其實還不錯
以每年兩個學期來計算
報酬率也有 4.5% ~ 5.5%
畢竟跟已經不到 1% 的定存利率相比
真的應該感到心滿意足才是
儘管有不少專家學者跳出來大聲疾呼
目前的房價還有下跌的空間
但也有像是最近商業週刊提出的另一種觀點:
相對於十年前同樣資金投資在股票、共同基金如今動輒三四成以上的虧損
反觀在台北市的不動產投資還有 66% 的正報酬
甚且目前才不到 2% 的房貸利率
加上沒什麼令人安心的投資標的
把錢花在置產上似乎是個不得不的選擇
不過有一點還是得特別說明
專家學者認為目前的房價主要構築在屋主捨不得用低價賣
而買主則認為價格不夠低才沒什麼意願出手
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
就像是一支股票的股價並非不跌
而是因為遲遲沒有成交的原因
導致成交價格一直懸在高處
讓人誤以為這股票很抗跌
同理可證
如果商週提到的 66%正報酬是基於這樣的前提
那對比於因為全球金融海嘯而受重傷的股票跟共同基金
房地產比較像是「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才對
回到前面提到的親友
擁有四棟台北市公寓出租的阿姨
這些房子雖然都上了年紀
不過總市價起碼也有兩千萬
一個月假設是共五萬五的租金收入
年報酬竟只有 5.5 * 12 / 2000 * 100% = 3.3%
收益比起東海大學的學生宿舍還糟糕
(這也是為何有建商或仲介業者宣稱投資學生宿舍是比較划算的原因)
但是很明顯的
他們都沒有把其他的支出成本計算在內
當個包租公、包租婆並不單是每個月等著領現金而已
房子的修繕費用(尤其是遇到「澳洲來的房客」時更是所費不貲)
房子相關的稅金(房屋稅、地價稅)
房子空置時的機會成本(這個部分更多房東都沒放在心上)
更遑論為了省點錢
很多房東還得親自出馬幫忙修理或換掉壞的家電這樣的時間成本
如果思慮比較周詳
應該還要替房子保個火災險或地震險,甚至颱風險
免得運氣不好慘遭祝融跟共工修理
零零總總算起來
房子出租實在沒有名目上宣稱賺得那麼多
「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的作者羅伯特‧清崎
在他設計的紙上遊戲 Cash Flow 中特別強調
要跳出「老鼠圈」得靠被動收入
而該遊戲對於買房置產獲取被動收入著墨甚深:
挑選有潛力的標的低價買入
平常收取租金,行情一好高價脫手如此週而復始
這也是目前很多有錢人的致富之道
尤其遊戲的節奏快
低買高賣往往只有幾分鐘時間
但對比於現實情況這短短的幾分鐘也許就是好幾個寒暑
何況平凡如你我
要靠房地產獲取穩定被動收入並非易事
頭期款動輒以百萬為單位起跳
能選擇的標的也受限個人承擔貸款能力只能選些中古小公寓或套房
如果眼光或運氣不佳選到難以脫手的標的
下場更往往是進退維谷
這些都是一般想靠房地產投資賺取被動收入的人比較難以跨過的門檻
難道現實生活中平凡人就沒辦法靠被動收入跳脫老鼠圈?
基於上述的理由以及個人經驗
我認為投資股票不啻是個比較可行的方式
看到這裡想必有很多人開始嗤之以鼻
畢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股票投資實在是再簡單平凡不過的投資方式
單單台灣就有數百萬的股民
如果投資股票真可以幫助大家跳脫老鼠圈
那豈不是台灣早就有好幾百萬的有錢人了?
既然提到有個人經驗
我就不多費唇舌辯解何以台灣大部分的股民都不是有錢人
直接切入我怎麼把投資股票當投資房子一般來看待
以目前我持股最大比重的中碳為例
從未還原的股價走勢圖來看
在2005年年底時中碳的股價曾經到波段低點 39.9
但是我的運氣沒有特別好
事實上在2005年初我就買進中碳
而當時的買進成本約在 44.52
也就是買進之後股價甚至是往下走的
但是從還原股價的走勢圖來看
持有中碳至今我每股的實際成本早已低於 25 了
當然,這樣的說法完全是從股票價差的觀點來看待
那怎麼跟投資房子扯在一起呢?
現在改看看中碳歷年配股配息的表格(取自 Yahoo奇摩股市)
讓我們假設我當初買的是一個叫「中碳」社區的房子
會買進這房子的原因主要是看上之前這房子的租金收益有 8%
(在2005年初買進時,參考依據 2004年領的 2003年獲利之配息
每股 3.6元, 3.6 / 44.52 * 100% = 8.08%)
雖然之前的租金都比 3.6 少,我也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買太貴
但是仔細研究一下這房子的地段跟品質之後
再加上每年的租金都慢慢調高
也就對自己這個決定比較放心些
沒料到之後這社區竟然有住戶以低於我買進的價格出售自己的房子
導致這社區的房子行情不好
不過這房子的租金還是沒因此變少啊
所以我反而看看有沒有其他屋主願意也用更便宜的價格出售自己的房子
這樣我就可以有更多的租金收入
後來中碳社區的房子接下來的租金收益率竟然更高了
購入成本: | 44.52 | |
租金收入 | 收益率 | |
2005 | 4.5 | 10.1% |
2006 | 4.2 | 9.4% |
2007 | 4.3 | 9.7% |
2008 | 5.0 | 11.2% |
2005年竟然有 10.1%
2006年稍微遜色些但也有 9.4%
接下來兩年也都表現很不錯遠高於當初買進的 8.08%
(此處為了簡化計算不考慮配股的影響)
甚至因為租金收益高,中碳社區的房價也漲了不少
只是我只想當個包租公,房價只要不是高得太離譜
我並沒有脫手的打算
即便聽說現在受到全球景氣不好的影響
中碳社區的房子租金受益可能也會受到衝擊
我仍舊願意一本初衷
只要這房子沒有倒掉的危險
從上面的說明不難看出我持有中碳的心態跟一般包租公有多大的相似處
但是一定也會有不少人反駁我拿「特例」來談
當然會有比較美滿的結局
不過正如同很多人買房子都慎重其事一般
只要以同樣的心態投資股票
相信也能有同樣甚至更好的結局才是
以下也把投資股票跟投資不動產的優缺點整理一下:
(如果各位認為有不完善或偏頗之處,還請不吝指正)
|
不動產 |
股票 |
資金需求 |
優: |
優: |
缺: |
缺: |
|
交易、市場 |
優: |
優: |
缺: |
缺: |
|
收益 |
較固定 |
不穩定 |
風險 |
★買進時可能因為疏忽而買到 有問題的房子,事後可能要花不少費用補救。 ★遇到不好的房客,可能有遲收、收不到租金或是得增加修繕維護費用。當然也可能面對房屋空置沒有租金收入的時候。 |
★好的經營者讓人上天堂,不好的經營者讓人哭斷腸。 ★容易受到不良媒體或有心人士蠱惑,輕易出現高買低賣的不理性情況。
|
其他 |
★抗通膨的能力佳。 ★房屋有老舊毀壞的特質,屆時只擁有土地價值。 ★若人口沒有增加,房屋終究得因為供需失衡而跌價。 ★正常情況下擁有完整的處置權。 |
★可選擇的標的繁多,容易人云亦云,或頻頻更換標的,無意中增加不少交易成本。 ★價格波動大,易受到價差的誘惑而忘記一開始長期投資的初衷,最後反而導致投資虧損。 ★相對於置產需要大錢,一般人會謹慎面對,股票投資的小錢容易讓一般人輕忽,結果自始至終始終都是用操作小錢的心態跟方式在投資。 ★只擁有部分權利,且通常對公司營運無法干涉。
|
總之一句話
要怎麼賺取不輸每天朝九晚五辛苦上班的薪餉的被動收入
就看心態怎麼調整了
當然也得培養額外的能力才行
2009/03/26:
感謝兩山大大補充這則新聞資訊
為方便各位訪客
請直接點選以下的超連結前往閱讀
謹慎就是關鍵 小心處理信貸和債務 勿抱房指望發大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