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聯合報有一則新聞很有意思
標題是「蒸發的錢 進了誰口袋?」
這倒是幫很多人解了心中存在已久的困惑
也讓過去不太喜歡用腦袋盡喜歡寫些
「台股大跌 XXX身價縮水OOO億」或是
「520後 台股市值蒸發十兆」等新聞的記者接受再教育的機會
重點就是這句耶魯經濟學家席勒說的話
「股市暴跌導致失去大批現金的想法根本是謬思,
因為股價根本不是現金,只是對股票價值的『猜測』」
不過雖然這些蒸發的錢本來就不存在
但是蒸發的過程中造成的全球金融問題卻是千真萬確的
這使得各國央行無不使出渾身解數
試圖恢復整個金融秩序
像是「八千億美元抒困方案」「銀行國有化」
還有經典的「無上限的美元融資」
不同於那些本來就不存在而等著蒸發的錢
這些用來抒困的錢應該經過重重關卡才得以釋出解救市場
(當然,如果只是像聘金中大聘一樣只是要用來裝裝樣子
也應該是會有些效果)
那這些錢究竟是怎麼來的?
以美國為例
明明國家總負債之前就已經逼近十兆美金
如今還要生出八千億美金來抒困
如果要跟現代通膨極致的國家辛巴威一樣
拼命印出為數可觀的鈔票來支應
那美鈔恐怕很快就會跟計算紙一樣不值錢
依照一般的手段
美國政府發行公債跟人民或是其他國家借錢籌措財源
正如銀行貸款原則一樣
如果借錢的人信用好絕對還得起錢
通常他的借款利率就低
但是如果這傢伙實在很可能沒辦法還錢
當然得用高一點的利率能拿回多少算多少
(照理說應該是不應該借錢給這樣的人才對
但是... 所以才有這次的金融海嘯咩)
美國現在明顯債臺高築
除了預算出現赤字還要硬生出八千億
利率不高一點怎麼會有人願意借呢?
偏偏......
目前經濟前景混沌不明
為了刺激經濟發展
降息成為不得不然的手段
所以可以預料到
在低利率以及高負債的情況下
若是美國財政還是不斷出現赤字
那美元恐怕會越來越不值錢了
(末日博士麥加華不久前就公開這麼說了)
但是為什麼現在美元相對很多國家貨幣的兌換匯率卻是走升呢?
因為美元目前還是主要的強勢貨幣
全球金融資金的流通都還是以美元為主
當資金要從某個市場抽離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時
都是先兌換成美元的型態
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
美元暫時還是會有奇貨可居的情況
只不過這現在在全球金融秩序穩定後
這種熱絡的情況應該就會成為歷史了
- Oct 15 Wed 2008 17:08
錢錢有兩種(蒸發的錢 與 抒困的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