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跟梅干桑討論過後
發現用中碳這樣沒有辦理現增的範例當例子並不恰當
所以再以另一個我比較熟悉的公司帝寶來補充說明



從帝寶的股本形成來看
其現增的比率其實尚屬能接受的範圍
但是帝寶自從2004年上市以後
雖然比例不高但是幾乎每年都有現金增資
頗符合我之前所提到掛牌上市的目的
對比多次現增的目的說明
不外是償還借款以及擴充廠房及設備
而在公司的年報中也針對歷次的現增資金使用結果做報告
看來並沒有巧立名目的情況

不過不少人都有注意到一件事
帝寶連年辦理現增但是又連年發放比例不低的現金股利



表面上看似先跟股東要錢,然後又把錢還給股東
兩種矛盾的行為怎麼會同時發生呢?
巧合的是這樣的情況其實並非帝寶獨有
另一家我長期注意的公司精華光學也有類似情況
(更巧的兩家掛牌時間都在同一年同一個月)




這得從財務方面來做推測
盈餘轉增資是指公司從淨值將上一年度的盈餘項目
轉移到股本這項目
也就是如果公司資本額 10 億,去年稅後賺了 10 億
(這裡是舉例,如果你真的發現這種公司,請通知一下 ^^)
不考慮現實法規的話
若將所有賺到的錢盈餘轉增資
則股本將膨脹一倍變成 20 億
這麼一來,即使今年還是賺 10 億
EPS 便從過去的 10 元 變成 5 元了
而假設這公司市場原來願意給的本益比是 10 倍
股價常維持在 100 元上下
公司選擇改以現增方式來增加公司可用資金
若同樣取得 10 億
只需訂定現增價格為 100 元,發行一千萬股(一萬張)
因為股票的面額一律用 10 元計算
所以公司股本只增加一億
假設公司今年還是賺 10 億的話
EPS 則是從 10 元變成 9.09 元(10億 / 11億 * 每股面額為10元 = 9.09)

現實情況是
EPS 高的公司通常比較能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所以用後面的方式來增加公司可用資金似乎是個不錯的方式
但不論是盈餘轉增資或是現金增資
都會讓公司的淨值增加
所以如果公司的 ROE 表現不若以往
表示公司經營者不懂善用這些拿到的錢
那這家公司恐怕還是持續觀察就好,盡量不要貿然嘗試
(帝寶的 ROE 在  2004 年後即出現由高點往下的情況
 頗符合上述的顧慮,但是在 2007 年已經回穩,而且
 公司因為之前擴廠進度受到工程延誤,使得原本預估
 可使營收增加的新產能延後,預計 2008 年底可全部
 完工,屆時杜邦公式中的資產周轉率若能順利增加,
 相信對於 ROE 的提昇會有很大的幫助
)



所以 ROE 的持續觀察還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能不注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CH 的頭像
    LCH

    孝話一籮筐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