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5633.jpg

今年二月新冠疫情開始蔓延第一時間讓我擔心的就是裕融。畢竟裕融在中國的獲利比重已經不能算是錦上添花而已,因為各地陸續封城造成經濟停滯導致後續客戶繳息不正常幾乎是想當然耳;接下來隨著台灣也限制外國觀光客入境以及國內旅遊也因為擔心疫情擴散而全面凍結,當時看到 e-go 台灣租車旅遊集團的徐總的求救信就直覺聯想到裕融轉投資的新鑫應該也得面臨客戶因為生意差而無法正常繳息。幸好後來中國的疫情控制的情況比想像中好很多(反觀美國就...)而在國內先是政府對於遊覽車業者提供半年的補助,後來隨著疫情控制得宜,加上台灣人無法出國只好"出口轉內銷",國內的旅遊業在這樣的氛圍以及政府持續補助下也多少獲得改善(當然裕融也做了相應的調整,請參考股東會後會錄音16:38),從裕融每個月所公布的獲利數字看來確實是比較不需要擔心。

股東會前代理發言人廖經理(現在已經是正式發言人了,原先的發言人莊協理改任為裕融的公司治理主管)照往例打來問我預計提問哪些問題好讓他們可以預先做準備,今年由於跟莊協理互動的頻率較高,幾個想瞭解的狀況在第一時間都有獲得滿意的答覆,再加上公司的獲利比預期穩定且業務推展大致上沒什麼太大變化,所以今年我並沒有準備什麼提問資料,打算會後會就用聊天的方式瞭解一下公司的業務狀況。廖經理原先對於公司是否如往常舉辦會後會語帶保留,主要的考量點是新冠疫情影響,儘管大家都知道台灣疫情控制良好,但目前的防疫措施還是以維持社交安全距離為依歸,開股東會時在場地及座椅的安排上要達到需求並不難,但裕融的股東會後會乃移師到空間更小的場地舉行,為了讓更多股東可以參與要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並不可行。不過裕融的股東會若沒有會後會根本就是一場行禮如儀的制式化股東會,就算參加了也收穫有限,在我極力的爭取下,並忍痛主動提出可以取消會後會的餐點與飲料,大家還是可以透過戴口罩比鄰而座也不會違反規定,總算讓會後會得以正常舉行。

去年裕融的股東會是董事長嚴陳莉蓮女士接任第一年,當時以為他是剛接任對於裕融營運面還不夠瞭解,所以整個會議主要還是許總主持,一年來裕隆集團的轉型持續進行,去年還一次性打銷兩百多億的損失,我原先以為董事長的強力改革會貫徹到旗下每個事業體,對於裕融應該也會事必躬親,怎料今年整個股東會的進行跟往年並無二致,甚至讓我有嚴凱泰董事長還在世的錯覺,整個股東會的氣氛跟節奏幾乎是以前的翻版,若是雞蛋裡挑骨頭的話,會以為裕隆集團的改革可能不若外界所想的那麼大刀闊斧,但若用比較正面的角度來評斷,裕融在整個集團的表現已經是績優生等級,既然許總讓整個公司運作良好,改革的刀子就沒道理砍向這裡,嚴陳董事長只需要尊重專業給予充分授權即可。

本以為股東會的進行會快速平順的結束,不料臨時動議接著散會宣布後竟有個小股東舉手發言,大概沒人會預期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所有人的反應都有如大夢初醒般,既然人家都已經舉手發言了也只好把「散會」兩個字硬生生的吞進去。這位股東可能是不知道有會後會這樣的議程,但也很可能是想聽聽董事長親口回覆,問題主軸在於中國市場的轉投資東風裕隆若結束對於裕融的影響。對裕隆來說東風裕隆所發展的自有品牌 Luxgen 銷售情況是每況愈下,這是不得不面對的難堪現實,但對於裕融來說這早就如實反應在公司的營收跟獲利上,若單純就裕融的立場其實是不太在意這部分的影響,只需要表達些許遺憾就夠了。

會後會果然沒有往年出現的點心飲料,但依舊還是座無虛席,幸好我動作快在「搖滾區」找了一個好位置,好讓後續的錄音可以比較清楚些。整個會後會約當一小時,主要都是許總親自回答,由於這些提問都沒有事先告知,除了中國在深圳實施個人破產法這件事可能因為許總過於忙碌還不知曉,在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許總都能侃侃而談,顯見對於公司的經營細節幾乎是面面俱到。比較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公司對於信評這件事的努力,眾所周知裕融身為一家租賃公司主要的營運模式就是透過跟金融機構借貸或發債來籌資再透過租賃承作、分期付款、買受應收帳款來賺取利差,換句話說取得資金成本高低幾乎可以決定公司利潤的走向,而先前母公司裕隆洗大澡一次認列 244 億虧損,縱然裕隆發表聲明此乃財務調整對於公司營運資金沒有影響,但從信評機構的角度來看這就是資產品質的瑕疵且對於未來的獲利表現也不看好,所以裕隆的信用評等也受到影響而調降,基於母子公司相互影響的緣故,一般說來子公司的信用評等不會高過母公司,而裕融發債若因為信用評等調降則勢必要多付出一些利息,也就連帶會影響公司的獲利能力。這部分許總有特別說明公司的超前部署方式(請參考股東會後會錄音 10:10)。

不過這次會後會許總對於裕電發展的描述聽來是比去年保守,顯然在業務推展上遇到很多現實的挑戰,而這也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畢竟以整個裕隆集團來看,Nissan 跟 Luxgen 都有電動車的車款可供選擇,再加上格上可充當臨時出海口,透過提供電動車出租來讓消費者先行體驗進而購置,若能從上游到下游完整銜接,裕電要發展應該是水到渠成。但現實看來這也是裕隆整個集團切成多個子公司分別上市跟和泰汽車幾乎都集中在同一集團共同運作的差異,前者要顧及到外部股東的觀感,營運必須要考量利潤的最大化,而和泰肥水不落外人田,失之東隅卻可以收之桑榆,只要能把餅做大就能讓股東滿意,整體看來裕融要期待其他子公司願意犧牲短期利潤來教育消費者... 目前看來可能性並不高,真是蠻可惜的,只好期待哪天裕隆可以透過良好的整合方式來尋求突破。

請大家到這邊下載股東會的錄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裕融 股東會
    全站熱搜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