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加權指數.jpg

又是報酬率輸給大盤的一年,我看這個部落格可以關閉了,已經不知道寫的東西能幫助什麼人,除非當成負面例子作為別人的警惕多少有些殘存價值。
(「別像孝話一籮筐那個傢伙主張什麼長期投資,只買不賣,搞到自己變成笑話...」)

2018加權報酬指數.jpg

自暴自棄的話說完了還是要面對現實, 2019 年資產報酬率只有 12.37%,甚至不到報酬指數 2019 年報酬率的一半!! 害我就算帳面上獲利已經是自己工作年薪的好幾倍心情還是好不起來,眼見其他投資同好至少 30% 起跳的投報率,自己這種讓人笑掉大牙的績效讓我完全抬不起頭來,只能躲在角落啜泣。

2019 年的年初跟年終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很難相信在這兩個時間點會有南轅北轍的心情,年初中美貿易戰還打得如火如荼,英國脫歐搞得處處風雨,大多數投資人對於 2019 年都不敢樂觀;加上年中香港反送中抗議程度越來越激烈,整個香港的觀光跟零售表現明顯衰退,中國新車銷售衰退的幅度與時程比原先預期還差還久,除了香港是政治起因的群眾運動,肇因於經濟問題的法國黃背心抗議活動持續進行,伊拉克、敘利亞、智利...也都有因為貧富問題或年輕世代失業問題導致的激烈抗議活動,整體而言消磨大家信心的壞消息接踵而至,但... 都抵不過資金氾濫的效益: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Fed 降息,國際公債市場負利率情況漸行普遍,全球過剩資金到處流竄,只要壞消息出現市場都以央媽將會放水救市來看待,壞消息轉身就變成好消息,就算很多公司都因為經濟實質轉差使得營收衰退,但股價有的不但可以撐住,甚至還能大漲?!(賢哥就提到他觀察的璟德因為 5G 題材即便累計營收年增率是 -5.3%,但股價卻是+43.67%)。據說有些人就不看好 2019 年的經濟表現而選擇承擔空手的勇氣,不知道這些人到了年底是用怎樣的心情去面對這股市走勢可謂荒誕的一年?

(以下所有股價 K 線圖取自 yahoo 股市

2330.jpg

說整體大環境不好事實卻又不完全是這麼回事,台灣之光台積電因為先進製程領先同業,良率又比強大的競爭對手三星還優,中美貿易儘管打得火熱,她依舊能左右逢源既賺美國企業高通、AMD 的錢還能賺華為的錢,表現出來的營收跟獲利成長就足以支撐股價達 +46.78% 的漲幅(這還沒算進兩次的配息呢!)而以台積電高市值佔比反應在加權指數就更難忽視其貢獻,幾乎可以說投資人如果手上沒有台積電或相關供應鏈的持股(像是家登)要打贏大盤就在起跑點就已經先吃了大虧。而我這種手上幾乎沒有電子股又冥頑不靈的投資人就這樣注定敗績。

喪氣話就說到這了,以下還是依照慣例針對手上的持股整理一下相關資訊跟看法。

※玉山金

2884.jpg

手上持股中在 2019 年表現最優異的當屬玉山金,+38.8% 的報酬率還沒算進其配股配息,亦即玉山金不但填權填息股價還又創新高。如果玉山金是我最大的持股,相信我的資產報酬率也會被拉昇不少,無奈她其實是我持股中比重最低的持股,甚至去年也提到為了在裕融股價跌到 80 出頭價位時為了加碼還賣了一些玉山金的持股籌錢,如今看來這舉措雖然不算蠢但也真是失算。

玉山金這一年來本業的表現確實是可圈可點,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五月繳稅季順勢推出 Pi 卡,繳稅還能賺 Pi 幣讓很多上班族趨之若鶩,而讓人驚艷的並非僅止於此,身為玉山金股東的我也是在裝了玉山 wallet 這個 App 並且藉此申辦了一張新的 U Bear 信用卡之後才驚覺玉山高明之處:原客戶申辦新卡竟然只需要短短一兩天就可以核卡,即便新的卡片還沒寄送到我的手上,核卡後我就可以透過該 App 綁卡消費,而且我還能透過這個 App 去設定每一張信用卡的使用範圍以避免被盜刷,表現遠超乎我原先的預期,也難怪玉山銀行的發卡量可以持續成長,這對於賺取手續費收入絕對是有莫大幫助。

當然還是有些顧忌讓我不敢加碼玉山金,最大的原因還是本益比偏高。具成長性的好公司享有較高的本益比這是普遍的常識,不過玉山金的獲利成長相當高的一部份來自於手續費收入,除了信用卡這一部份另一塊則是財富管理,而身為保險公司主要通路的銀行在賺取手續費收入這一塊受限於金管會的介入之後,未來恐怕會受到不小的衝擊,玉山銀行是否能透過信用卡這一塊的成長來 cover 保險佣金的衰退甚至還維持獲利的增速?對此我並沒有這麼大的信心,況且跟其他金控相比玉山金的光環已經讓她有比較高的本益比,難保後續資金會選擇撤退轉進其他金控而讓股價面臨修正,再加上玉山金畢竟是權值股,這波大漲多少有外資帶來的資金行情以及 ETF 的效應,一旦資金轉向勢必也會對權值股有負面衝擊,所以我並不急著選在這等價位加碼玉山金。

玉山金在年終宣布將於 2020 年調高員工薪資,這讓在金融業平均薪資水準偏低的玉山金未來爭取優秀員工的競爭力應該會再提升些(我推測玉山金的平均薪資會偏低應該跟其員工平均年資比較少有些關連),加上玉山金一直在金融科技的整合上有其獨到的作法,還是蠻期待在未來股價出現修正但獲利還是能持續成長,讓我有機會買到超值的玉山金股票。 

※裕融

9941.jpg

裕融是表現第二優的持股,且值得慶幸的是裕融持股比重高出玉山金不少。投資裕融超過十個年頭難得在 2019 年遇到配股票股利的情況,甚且還是每張配 100 股這樣的高配股比率(當然跟網路泡沫前電子股動輒幾百股甚至一張的情況還是不能比)。在和潤也於 2019 年 12 月掛牌之後,租賃三雄終於在集中市場上湊齊了,只不過看到菜鳥和潤的高本益比,兩個老鳥的投資人應該心裡都不太是滋味吧?不容否認和泰集團相較於裕隆集團而言確實在投資人心中有很明顯的份量差異(單看和泰車跟裕日車的股價還會以為這兩支股票的 EPS 也有兩倍以上的差距),但對於只想賺股息收益的投資人來說,配息領到的都是一樣的新台幣,而和潤雖然歸屬於和泰汽車之下,但跟和運屬於兄弟公司,這跟裕融與格上是母子公司並不相同,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裕融格上這樣的關係配置,可以讓營收獲利來源比較多元避免過度集中而容易受到單一產業與景氣的連動性過高而有太大衝擊。

整體而言 2019 年裕融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當初用 20 出頭的價格買時真沒想過會有今天這樣的獲利表現(不然一定持續加碼啊~),不過受到轉投資裕國提列不少呆帳的衝擊,獲利表現沒有原先預估的亮麗。股東會時預估七月就大致是呆帳提列的高峰,但實際上受到杭州法院的審理速度影響,這個效應似乎還是持續影響裕融的獲利至年底。從裕融、中租、和潤三家公司於第三季的綜合損益表就可以看出「預期信用減損損失」這項裕融認列的比重遠高於另外兩家公司,姑且不論不同公司對於信用減損的認列標準差異,單是裕融跟去年同期相比就多了 4% ,如果可以少掉這個負面因子,肯定對裕融的獲利表現會有很大的助益。2019/10 時看到一則新聞,提到中國新車銷售的狀況不佳,導致一些二線品牌車廠面臨破產,內文提到的四家主機廠就有三家是先前裕融提到有在合作的廠牌,對此我曾詢問過這可能對裕融的衝擊,幸好這幾家車廠業績不好已經不是新聞,跟裕融合作的業務佔比早就不到 10%,公司評估後續影響並不大。

2019 年裕融另一個新的里程碑是在東協國家中的菲律賓拓點,之前有跟外派至馬尼拉的同事聊過菲律賓的消費狀況,根據他的說法菲律賓的消費習慣很美式,儘管大部分的人收入可能比不上支出,但借貸消費卻是蠻普遍的情況,這當然是憂喜參半的消息,裕融是否能從中得利而不受其害還是得累積相當經驗才有可能。回頭來看中國的情況,目前已經有不少新聞傳出一些規模不算小的企業債券違約的情況,北京政府的因應措施是否讓後續發展可控還在未定之天,但可以肯定只要中國經濟硬著陸,對於在中國發展的任何企業都將會是壞消息,屆時...希望裕融的保守經營策略可以讓傷害減到最小。

※中碳

1723.jpg


中碳在 2019 年初時的股價我自認是偏高許多,到了年底這樣的跌幅其實已經令我感到相當安慰。

中國苯.jpg
韓國苯.jpg

其實這一年來中碳的獲利表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油價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且據說中國有新增不少苯的產能,讓過去一直都佔中碳獲利比重不低的苯價維持低檔,幸好在下半年度隨著油價走高似乎有改善跡象。中碳另一個獲利來源煤焦油似乎也受到碳黑行情低迷影響其報價,整體來看原物料行情因為中國發展減速而走低,慶幸過去在中碳獲利大爆發時中鋼眼紅更改了跟中碳的供料計價方式,先前的算法雖然在行情大好時會讓中碳的獲利有很明顯的成長,但行情反轉走空也可能會侵蝕大部分的獲利,目前這樣的契約雖然讓中碳不太可能出現過去那種獲利爆發的景況,但對於想要求穩定的投資人來說倒算是稍舒服的狀態。

我個人比較在意的是負極材料的營收佔比一直都是樂觀預估卻又面臨殘酷現實,屏南石墨化廠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投產,偏偏受到中國政府對於電動車的補助減少而影響到電動車的新車銷售,間接也影響了電池廠的產能去化,身為電池材料供應商的中碳也難避免受牽連,新增加的產能一直都遇不到填滿的情況真是讓人洩氣。好消息是 Tesla 在上海設立了工廠,全球前幾大的車廠也都陸續推出自己的電動車(前面忘了提裕融旗下的裕電能源也已經陸續在台灣設立了可相容多種充電規格的充電樁),種種跡象都可以看出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已經是個確定的趨勢,除非電池科技的發展突然有什麼可以不使用石墨當負極的更好選項,不然中碳的負極材料應該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至於 2020 年中碳可以確定的好消息當推 Q2 在越南的煤焦油加工處理廠可以開始投產,原先只能用比較低價格賣出的煤焦油如今可以直接加工生產出產值比較高的產品,若還能順利取得其他國家的煤焦油,相信中碳的獲利可以再向上提升到另一個等級而不是一直苦苦維持 EPS 在 5~6 之間的水準。然而另一個值得期待的消息-河靜三號高爐開始建造,原先預期會出現卻沒出現,推測應是國際鋼鐵行情處於低迷,看不到春燕出現的情況讓新產能的投入充滿風險而選擇延後,至於是否會在 2020 年宣布呢? 還真的很期待~

※振樺電

8114.jpg

振樺電在 2019 年的表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這評論並非從股價表現來說而已,從營收跟獲利的表現上看來雖然有明顯的改善但幅度卻不如預期。11/26 公司受凱基證邀請舉辦法說會,正巧那天早上我因故而需要請假,下午剛好可以抽空參加這場法說會。當時因為碰巧遇到發言人 Rita,不然我可能無法參加,因為這場法說會還真是只有少數法人代表出席,沒事先預約恐怕不得其門而入。整體說來 2019 年因為客戶端受到貿易戰以及各種經濟情勢變化詭譎影響,對於資本的投入變得保守許多,尤其是 KIOSK 儘管有不少客戶都有新的專案要推行卻又不敢太快投入,導致都是少少量又多樣的訂單而使得毛利率的表現僅三成多,這跟當初要併購 KIS 時提到這公司毛利率有五六成的情況真是差太多(當然也跟 DELL 帶走原兩大客戶有相當的關係) ,花了三十億買來的公司竟至今還沒有像樣的獲利貢獻真的讓人為之氣結,更別提當初併購前振樺電的股價幾乎是現在的兩倍... 

倒是另外花五十億買來的瑞傳在 2019 年有不錯的獲利表現,一方面是網安這部分的客戶大多是全球網路服務的大咖,而醫療設備的客戶也比較不受到景氣變動影響,法說會中提到瑞傳的營收貢獻已經超過 50% 的水準(之中也提到公司理想的營收佔比是 KIOSK :振樺 :瑞傳 為 16%:33%:50%)。對於來年的展望,法說會中透露的消息是比較樂觀些,一方面 Kiosk 跟 POS 的客戶儘管保守但需求還是存在,2019 年沒出的貨遞延到 2020 年出的機會很大,瑞傳的部分則因為基期相對高所以成長性可能不若另外兩者。其實法說會中提及很多大咖客戶,但因為公司方面不太希望張揚,且有些案子還在磋商中擔心有見光死的可能,所以對外其實不太願意說,自然我也不適合透露,但願守得雲開見月明之日可以早點來。

法說會中我也終於見到公司新任董事暨新任財務主管姜益民先生,第一印象還不壞,算是蠻標準的公司高層樣子,講起話來客客氣氣看來也斯斯文文(只不過我還是比較偏好楊副總那樣個性的人),至於因為內部職務調動的楊副總後來跑去哪? 可靠的消息來源說她目前擔任董事長特助,根據過往跟她互動的感覺她只當財務主管確實有些可惜,董事長特助雖然不是一個很正式的職位,但就跟"總裁"雖然不是公司的負責人,但大家都知道這才是有實際影響力的頭銜一樣,董事長特助可以做的事情可不少,非常期待她能有讓人為之一亮的表現(講得好像楊副總是我晚輩一樣,但,她真的叫我學長啊...)

另外,有些網友私下有問我對於甲種特別股 2020 年 11 月後可能要面臨贖回的壓力有什麼看法,這幾位似乎都很擔心屆時振樺得面臨龐大的資金壓力。我對此抱持樂觀態度,因為此甲種特別股的權益明顯優於普通股,如果不想繼續持有也可因為閉鎖期過了選擇讓其他人接手(當然也有可能在次級市場交易),況且云拓投資振樺至今也還沒真正開花結果,應該不至於這麼沒耐心才是。

※湯石照明

4972.jpg

對於湯石 2019 年的表現我持肯定態度,畢竟兩主要市場歐洲跟中國都因為景氣詭譎蒙上一層厚重的陰影,而湯石還能在這樣大環境明顯不利於業務推展的條件下讓營收的年增率維持正值誠屬不易。營收表現不錯但獲利卻不佳是造成股價如一灘死水的最大原因,只是看財報其實不難發現湯石今年前三季的營收儘管只有小幅成長但營業毛利隨著毛利率增加近四個百分點而有很不錯的表現,營業利益也因為費用控制得宜比去年同期有七成五的成長,這麼好的表現只因為....大峽谷就破功了。

4972轉投資.jpg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18 年因為大峽谷股價大漲讓湯石帳面獲利驚人而帶動股價破新高,2019 年則延續前一年的頹勢股價一瀉千里,幾乎讓這紙上富貴變成一場空。投資人在湯石每季的線上法說會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轉投資,這幾乎是每個湯石投資人不得不"愛屋及烏"的痛點。2019 年湯石兩大轉投資有很不一樣的表現:大峽谷本業營收衰退嚴重,連帶讓獲利表現僅有前一年度的零頭;耐人尋味的是東林獲利表現其實也不算好,但股價卻有很明顯的漲升,而且稍具理性的人都可以看出東林的價量變化頗異常,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籌碼高度集中,而後面大股東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安排,這得再花些時間才能看出些端倪。不過若不看綜合損益表而是看現金流量表的話,倒是可以看到一些好消息,大峽谷跟東林的營業活動現金流入都比先前表現更好,甚至大峽谷前不久還公告要買回可轉債(我是納悶這為何不提早一季甚至半年實施),田螺含水過冬,相信寒冬過後這兩家公司就算沒有大放異彩也不再會是拖累湯石獲利表現的拖油瓶。

※茂順

9942.jpg

2019 年增持的股票以湯石為主,而排第二就屬茂順了。這一年來茂順的營收有明顯的衰退且獲利也沒前一年好(若考量前一年度還有比較高額的稅金支出,兩者的差異就更大些了),原因也不難理解就是以中國為主的新車銷售數衰退的緣故。該說是造化弄人嗎?先前茂順為了能夠取得 OE 的訂單,特別還花大錢把傳順搞好,待一切都安頓好整裝待發時竟然前線鳴金收兵!?這種大環境的衝擊自然不是茂順拼命努力就可以與之對抗,所幸公司除了 OE 市場之外還有 AM,除了汽車零件這塊,還有農工礦跟一般民生器具的需求,營收年增率能有不到一成的衰退在汽車零件相關的業界已經算很不簡單。

年末傳聞中國的新車生產有擺脫先前國五國六青黃不接的慘澹現象,從茂順近兩個月的營收表現看來似乎真有回春的跡象。就算茂順 2019 年的獲利確實比前一年衰退,但以公司強健的財務實力加上一貫穩定配息的股利政策,下一年度的股息收入我估算應該能持穩,而以目前約 70 左右的價位來看,相較於其他熱門的定存股(像是中華食 EPS 落後茂順甚多,股價卻讓人瞠目結舌,電信類股的本益比也不低,何況 5G 標金持續上揚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落槌確定)是我覺得比較舒服的加碼時機。

※永記

1726.jpg

永記跟茂順算是難兄難弟,兩者股價都在 70 左右,營收獲利都衰退,成交量一樣都很低... 不過比起來永記的本益比確實比茂順高了些,所以我並沒有選擇加碼永記。茂順受到新車銷售影響,而讓永記營收獲利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銷售主力的彩鋼漆因為盛餘這些下游廠商銷售衰退嚴重,使永記也不得不受到連累。幸好塗料的應用範圍廣,永記的產品線也算多元,累計營收的年增率僅有不到 5% 的衰退,況且 Q4 的營收似乎有明顯的增溫,至於是否因為年節因素(過往的情況是過年前的一兩個月營收都會有顯著成長,應該跟過年前的房屋修繕帶動需求增加有關)則要繼續觀察了。

先前對於永記的轉投資抱著一些些盼望,如今看來美國部分還是沒有出現預期的成果,更早以前得到的回覆是美國子公司因增加人員編制導致費用增加,如今看來這併購效益還是沒有出現;2019/8 公司處分了台船防蝕的持股,公司方面並沒有宣告處分的原因,推測應該是這家合資公司一直以來的表現並不如預期的緣故(也許有人會想到最近常提到的「國艦國造」題材,是否對於台船以及其相關企業會有正面助益?根據一個業界的朋友透露,雖然號稱國艦"國造",但大部分的設計、規格、認證都要經過美國軍方的認可,也就是說整個造艦的過程真正的肉都被美軍內定的企業(合理懷疑應該大多是美國企業)吃光了,真的能受惠的台灣企業恐怕也只能啃骨頭跟吃些肉屑)。

不過永記還是有值得我殷殷期盼之處:東南亞的經濟發展相較於世界其他地區明顯突出,永記在越南跟馬來西亞都有轉投資;中國嘉興新廠在 2020Q4 應該就能投產,雖然當初的出發點是避免崑山廠受到當地政府徵收或環保政策影響營運,但投產後終究能提供新的產能,對營收應該會有些助益;因應中美貿易戰的緣故導致不少台商回台設廠,這些新的廠房需要的彩鋼甚至防火塗料對於永記業績應該會有幫助;危老都更的政策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所公告實施的案例也逐漸增加,在危老條例獲得延長確立後應該會有更多人願意參與,新屋完成自動會帶動油漆的需求。而過往大樓外牆傾向使用磁磚,隨著越來越多大樓為了避免外牆磁磚掉落而設立攔截網,未來新大樓選擇外牆塗料的可能性應該會增加;最後就是離岸風電的部分,永記畢竟在重防蝕的領域深耕多年,產品也有取得歐洲國家的認證,如果國產化不只是政府在喊口號而已,那永記應該會有機會成為供應鏈的一環。

※帝寶
6605.jpg

我正式在 2019/09 與帝寶分手了... 雖然沒有明說,但有看過我在 2018 與 2019 年兩場帝寶股東會寫的參加心得的人應該都不難察覺我對帝寶的信心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堅實,私底下不論是同事朋友或者網友來私訊問我關於帝寶的看法,我都直言不諱建議他們不要投資,畢竟真的是太煎熬了...

理性的我其實在 2018 年參加完帝寶股東會之後就已經考慮出清帝寶的持股,但感性的那部分卻又很難割捨這一段十幾年的"感情",在理性與感性持續拉拒下,終於還是自我說服讓帝寶"留校觀察"一年看看。而今年股東會中我所看到的情況跟前一年度相比並沒有轉好的跡象,經營階層的表情一樣凝重,對於未來的看法跟因應之道還是乏善可陳。基本面部分除了營收一直沒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現,毛利率不見轉好,存貨比率持續上升,自由現金流量看來有好點但負債率卻還是繼續增加,而壓垮我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 2019/8/16 公告與 Daimler AG 專利訴訟的判決敗訴。先前我也在股東會心得中提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相較於競爭對手堤維西不但沒有這樣的訴訟困擾而且也早就提高 OE 的比重,帝寶在這一部份完全是屈居劣勢,而可預見的未來發展也看不到值得樂觀的理由(不論是帝寶透過付權利金的方式來取得專利授權或者也轉往 OE 發展都對公司的獲利表現有相當的威脅),除此之外我對於公司一直以來還是朝擴廠增加產能的作法也無法理解,畢竟營收看不出有成長,預備了多餘的產能又是能期待什麼呢?

在上述的訴訟事件公告前我已經於股東會後先賣掉一些持股(感性已經沒辦法說服理性了),但後續隨著中美貿易戰益加白熱化使得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越來越嚴重,考量帝寶轉投資中國的子公司有金額頗大的美元負債,可預期在 2019Q3 將會有不小的匯兌損失,儘管當時人在歐洲旅遊我還是陸陸續續賣掉一些持股,而在訴訟消息公布之後,再看過林發立律師在臉書上相關 PO 文,本來想保留一些的持股也找不到理由繼續持有,終於在 9/18 將手上的帝寶股票全都出清,結束了這將近十二年的緣分。

投資帝寶這麼多年也碰過她兩次約 140 的價位,基於初心持續抱著一張都沒賣,最終卻以均價 65 左右的價格出清,整個投資歷程把股息收入計入成本減項之後,幾乎等於沒有賺... 同期的中碳跟裕融都已經讓我成本歸零還能每年貢獻我不少股息收入,可以說投資帝寶的機會成本起碼超過千萬啊... 當然這樣的經歷也讓我有所收穫,除了對於汽車零件產業有比較多瞭解之外,過去習慣以損益表的分析來作為投資判斷的作法,經由帝寶給我的教訓之後,目前已經修正為將現金流量表跟資產負債表列為優先,資本支出過大的企業也不再出現於我的標的觀察雷達內,這算是我花了一千萬的學費學到的深刻教訓,當然基於過去的情誼,還是希望帝寶能早日脫離泥淖,財務表現能轉危為安。(只是年底的法說會中似乎還是宣告了要續蓋新廠的消息,只能祝福了...)

※鉅邁

8435.jpg


賣掉帝寶持股後的資金我順勢投入已經觀察好一陣子且財務表現、經營模式都讓我頗尬意的鉅邁。早先為了想參加鉅邁的股東會以多瞭解一些有買進一張,但因為沒預期到鉅邁開股東會的時間比較早,因而錯過參加股東會的機會(請朋友代為詢問得到的答覆是非股東不得參加)。從公司年報以及網路上相對稀少的資料看來,鉅邁確實符合我的投資選股標準,加上眼下已經找不太到價位合理且讓我可以放心長期投資的好標的(原持有的標的我會考量到比重配置問題所以不見得會持續加碼),鉅邁順理成章遞補了原先帝寶的位置。

因為我在大學時本科學的就是環境工程,鉅邁的營運項目正符合我當時所學,所以理解上並沒太大問題。讓我比較想不透的是鉅邁為什麼可以保持五成以上的毛利率,畢竟廢水處理其實最主要就是化學反應,添加化學藥劑讓廢水毒性減弱到符合排放標準或者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質之類,不像其他化工產業有需要研究專利配方或是怎樣的特殊製程,這類藥劑照理應該不難理解與生產才是。不過看過公司歷年來的毛利率變化確實可以發現公司的毛利率表現確實穩定,稍微深入瞭解後就可以理解穩定的原因以及公司的護城河其實跟我偏好少量多樣的公司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點在財報狗的分析中說得還頗詳細我就不再贅述。

這裡補充一個插曲。九月多在手上鉅邁持股達一個程度後因為八月的營收年增率出現 -15% 的衰退幅度讓我有些介意,於是我試圖聯絡公司的發言人以瞭解一下梗概,沒想到寫 email 去問卻石沈大海,直接打電話去公司卻在轉接總機之後一直沒有人接聽,嘗試了一兩回之後都不得其門而入讓我有些惱怒。幸好跟一位參加過鉅邁股東會的朋友聊過之後,心中的疑問算是獲得解答,但終究還是沒跟鉅邁發言體系聯絡上,且這樣不好的經驗讓我心存芥蒂。後來在 2019/11 月中因為連兩個月的營收表現出現衰退,我又興起找發言人的念頭,這次經過一些輾轉總算讓代理發言人主動跟我聯絡,本以為公司低調慣了且跟我並沒有接觸過,發言人應該會草草打發我了事,卻沒想到問了幾個比較深入的問題都得到頗認真的回覆,這下總算真的放了心。

不過鉅邁的主要客戶主要分屬鋼鐵跟石化業這兩類,因為 2019 年這兩產業生產的原物料報價都不太優,如果情況延續到 2020 年的話,對於鉅邁的營收表現應該會有些負面影響,但就長遠來看中國的環保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越南的發展也已有中國早期的雛形,後續應該有鉅邁持續拓展新客戶的機會,對於公司的營收成長性我持偏樂觀的看法。



回顧 2019 年,全球整體經濟實質表現除了美國跟東南亞幾個國家是比較正面之外,大多數還是都受到程度不一的負面衝擊,只是沒料到在資金行情的催化下大部分的股市其實都表現優異,這種狗與主人距離拉遠的情況並不太尋常,比較謹慎的投資人其實都有所警戒,而我原先大多維持在 98% 左右的持股比率,如今因為領了股息加上出清帝寶而讓持股比率降到 95% 左右,在這樣的氛圍下我也不急著拉高持股比率,畢竟何時反轉向下我也沒把握,手上持有多一點現金屆時也多一點機會。

另外全球氣候異常各地災情頻傳、生育率降低使得人口老化,這兩隻房間裡的大象早晚會踐踏全球經濟,即便美國才創最長經濟擴張紀錄相信也無法阻止這趨勢,而我們要如何應變?目前沒多少人敢碰觸這些議題(反正大選當前,現任沒選上就沒他的事,等選上後再來面對吧),而這樣的情況繼續發展將會危急哪些經濟體,哪些產業,又會造就怎樣的投資機會?我個人是認為農業將面對一番革新,而能源產業勢必也得找其他出路否則全人類最後能吃的恐怕只有苦果。

長期投資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只好相信全人類終會走出新局。
 

 
arrow
arrow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