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年前解除 Sub 4 的成就之後,對於跑馬我已經不太執著於成績了,心境頗有「巫山煙雨浙江潮」的味道。不過聽聞黑大已經連續近一年都維持月跑量破兩百的記錄時,對於自己竟然這麼早就放棄精進感到汗顏,幸好這一年來我也不是沒什麼長進,自從被女王找去體驗一次重訓且一試成主顧之後,算一算我就算重訓的日子沒辦法累計月跑量,但這些訓練多少還是有在我身上發揮一些效果,加上女王為了拼半馬 Sub 2(是的... 實際跑齡勉強計算都不到兩年的人竟然已經要挑戰 Sub 2,都不知道我過去怎麼會那麼沒進取心)每到週末都找我陪跑比較長距離的練習,隨著她越跑越快我也漸漸感受到壓力,不再破一次 Sub 4 的紀錄實在說不過去。

IMAG5005.jpg
今年台北馬的 Expo 選在圓山花博園區的爭豔館舉辦,對我來說雖然距離變遠了但交通上還算方便。

IMAG5009.jpg

IMAG5016.jpg
今年的主要贊助廠商還是 adidas,不免俗的還是會有一個照相區供跑者拍照留念。

IMAG5012.jpg
不知是否為最後一天領物資的緣故,現場排隊的跑友超級多,雖說官方開設的服務櫃台有十幾個,紓解這麼多排隊人潮還是顯得力有未逮,粗估我從排隊到親手拿到物資就耗掉我半小時的時間。排隊人潮中看得出來有不少來自國外的跑友,不知是否基於公平起見且服務櫃台人員的外語能力都沒問題,並沒有如同我在日本所見那般開設專屬櫃檯給外國跑友,個人是以為來者是客,給外國跑友比較好的專屬禮遇讓他們對台北能留下好印象甚至可以在國際賽事中傳出好口碑其實本小利大,大多數跑友應該不會眼紅才是,還是期望主辦單位能朝這個方向改善。

IMAG5011.jpg
排隊過程中可以看到身邊有展示櫃呈現全馬跑者跟半馬跑者領的物資內容,但...既然都要展示了何不把內容物好好擺出來呢?難道是怕運動帽的光彩被奪走?總之有點小家子氣的感覺...

IMAG5013.jpg
Expo 不諱言就是贊助跟協力廠商推銷自己產品的舞台,今年 Garmin 搞了一個跟日本賽事中常出現的全賽程實況影片,但也加入一點創新-提供腳踏墊讓跑友在上面模擬跑,跑友有動作景物才跟著腳步的踩踏頻率快慢變動,也算是一種巧思。

IMAG5015.jpg
想不到竟能把北港朝天宮搬來 Expo!宮寺廟是我們習以為常但對外國觀光客卻很新鮮的元素,雖然台北就有龍山寺等好幾個知名的景點,賽道的規劃卻都沒有涵蓋進去有些可惜。

整體來說這次的 Expo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項不同之外,大致上跟過去大同小異,逛了沒多久就讓人意態闌珊,說不上還缺了什麼但就是覺得還有不少進步空間。

IMAG5017.jpg
以上就是實際拿到的物資內容,大家領到的襪子應該都是同樣尺寸,我剛好可以穿。而最讓我覺得特別的是環保矽膠水杯。

IMAG5018.jpg
矽膠水杯的大小跟手掌差不多,通常擔心新品都會有個塑膠製品特有的氣味而不敢用,這個洗過之後倒是聞不出有什麼怪味。倒是女王對這個造型有點意見,直說很像「月亮杯」...

IMAG5019.jpg
使用上必須透過兩根指頭把杯子撐開,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其容量並不算大,對我來說大概只夠一口的量,實用性就打些折扣了。官方提供這個環保杯的用途並非像一些地區性賽事不在補給站提供拋棄式紙杯而要求跑者隨身帶著以便在各補給站使用,主要是取代起終點的飲水供應站所提供的紙杯,從環保的觀點上來看,單獨這場賽事如此做是否真的有比較好?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只能說長遠來看若跑友能在其他時候也用這矽膠環保杯取代紙杯的話,對環保才真的有貢獻。

IMAG5021.jpg
 

IMAG5022.jpg
這次不送跑衣而是帽子,跑友的反應還蠻兩極的。帽子其實在長跑時真的是個好物,不論天氣是熱或冷(熱的時候遮陽,冷的時候頭部可以保暖),我幾乎是場場都會戴,但累積下來也好幾頂了,加上這一頂又有"富邦金控"字樣,感覺比較像是員工在戴的 XD


IMAG5024.jpg
根據氣象局的預測,12/15 天氣會很好,最高氣溫可能達到 30℃,乍聞這個"噩耗"心就涼了半截,不過念頭一轉這個最高氣溫應該是中午的時候,既然我們是在上午六點半起跑,只要跑快一點還是有機會吧?雖然樂觀的想是這樣,一早被鬧鐘吵醒起床準備就覺得不太妙,過往要準備台北馬從被窩爬起來都因為冷而掙扎,起床後也得趕緊披件外套才會覺得舒服些,但這次起床後竟然完全不覺得冷,這跟上回破 PB 的情況很不一樣啊...

IMAG5023.jpg
台北捷運配合台北馬提早於五點廿分發車,但每班的間隔卻是廿分鐘,還是提早出門穩當些。完成衣保寄物後照例得完成清膀胱的程序才會覺得心安,只是眼前廁所排隊的人潮實在讓人很擔心時間。上圖這一排流動廁所的左半部遠看都貼有女性專用的圖示,但不知為什麼還是有不少男性跑友在排隊,顯見當下廁所數量還是嚴重不足。況且在台灣跑馬排廁所真的是需要運氣,每次排隊都只能期待自己所選的這一排沒有人等著上大號(至少自己前面的人都不是),一旦遇到一個幾乎就卡死,重點是還不知道得等多久... 很納悶為何不多派兩三個工作人員就像是領物資那樣的安排方式:排隊人龍集中在一起,工作人員看哪幾個廁所有空就指示跑友前往,這樣大家就不用賭自己的運氣而緊張得半死。希望歸希望,這次等我上完廁所已經是 6:25 距離起跑剩下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連抱怨的時間都不想浪費拔腿趕往起跑點再說。

IMAG5026.jpg
依照先前給的預估成績我是被安排在 C 區起跑,但眼前根本連縫隙都沒有,要硬擠肯定得挨別人一頓白眼。(當下其實忘了會有圍欄,後來看到有人拼命往前擠然後爬上圍欄才突然覺醒,我根本就沒辦法進去起跑區...)幸好鳴槍起跑後隨著人潮緩慢移動後終於從 「C」的牌子旁看到一個缺口,硬生生擠了進去緊張的心情才得以緩和。

由於我進入真正的起跑區已經是起跑兩三分鐘後的事,身旁一同起跑的人變成是 D 還是 E 區的人,受限於這些比較不在意速度的跑友,起跑前兩公里我得左躲右閃,只要看到空隙就趕緊把握機會往前鑽,但整體而言速度還是只能在六分半左右的配速,加上人多且本來氣溫就不算低,才跑沒多久竟然就直冒汗,還覺得口有些渴,這些狀況讓我心生警惕不太敢提速,一直到轉進仁愛路為止才獲得改善,我才能用比較接近五分半的速度追回剛剛浪費的時間。

由於上回跑台北馬為了破 PB 不斷在過程中估算自己的速度是否來得及,心思除了放在跑步上還得花點 CPU 來運算配速問題著實有些辛苦,這次在領取物資的時候看到旁邊有服務台提供配速環,特地去拿了一條四小時完賽的。以前都不知道這是好物,這次的使用經驗真的很讚,加上台北馬的里程標示很清楚明確,有配速環就可以比較專注在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場賽道規劃跟上回一樣,加上都已經打算要再拼一次 Sub 4,所以過程中並不打算拍照記錄。總覺得台北馬辦了這麼多年,還是不太受到全體市民的肯定,每次都能看到有人因為被阻擋不能橫越馬路而跟維持秩序的警察有些言語衝突的情況,這回我甚至還在馬偕醫院附近看到警察蹲下來壓制一個人,這個人趴在地上雙手被反折在腰際,因為僅匆匆一瞥並不知道原因,推測應該是該民眾不爽到極點而出現襲警或想硬闖的舉動才受到壓制。加油的民眾數也不算多,當然這多少跟台北馬舉辦的時間比較早有相當程度的關係,要大家在冬天起一個大早在路旁賣力吆喝加油,確實是太難為人家了。但無論如何還是很期待能在台北馬看到在日本跑馬時那種群眾夾道歡呼擊掌的熱鬧景象。

IMAG5027.jpg
過了 5K 後整體的速度蠻超乎我的預期,到了 15K 時比配速環上的時間還快了兩分多鐘。這回台北馬有個補給亮點-珍珠奶茶!就位在 15K 的補給站,因為時間還有餘裕就趁這機會拍了張珍奶本尊照,也趁機品嚐一下之前造成轟動的老虎堂珍奶到底是什麼滋味。事前其實也懷疑賽事補給的珍奶會用什麼方式來供應,本以為會準備一大桶用水龍頭的方式來裝,但現場看則是工作人員用保特瓶一杯杯倒,而保特瓶的內容物看來只有奶茶而已,唯一看到的珍珠是出現在別人喝完後擺在桌上要工作人員再裝填的杯子裡,理所當然的這些珍珠都黏在杯底,要怎麼吃還真是一個挑戰。我拿到的那杯也僅有奶茶,不過滋味還真的是不錯,要不是抱著要再 Sub 4 的目標,還真想多喝幾杯再走。

完成半馬的時間比配速表快了兩分鐘,整體狀況還算不差,每回進補給站約花了廿秒的時間,後續要加速補回來也都沒什麼問題。不過此時氣溫已經明顯感受到有些回升,要不是空中的雲朵還不小,太陽光要費點勁才能從縫隙中穿透些過來,體感溫度應該會更高些。

全馬的考驗在第二個半馬才真正開始。

轉進河濱之後就沒有什麼建築的陰影可以躲了,這時候配速雖然還能維持先前的表現,但身體其實隱隱約約感到有些疲勞,望向基隆河的對岸,那邊因為照射角度的關係還能躲在堤防的影子下,但等我跑到那邊至少是半小時候的事了,心中不斷祈禱雲層可以多撐一段時間,不然我可能要提早爆掉。


接近 30K 的時候總算要轉進剛剛期待的堤防陰影處,但這時太陽的位置更高了些,想必陰影的面積也縮水不少。此時看到前方有位高舉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大旗的仁兄以不慢的速度跑著不禁暗暗佩服,跑經過他身邊的時候瞧了一眼,媽呀!這老兄竟然還戴著防毒面罩!!即便我已經打定主意要專心跑拼拼看能否再次 Sub 4,但此情此景如果不拿起手機記錄一下這麼了不起的人物往後想起不是更搥心肝呢? 於是我放慢速度拿起手機錄下這段影片,不難發現周遭加油民眾也都對這麼有決心跟毅力的跑友大加讚賞,完全不吝惜給予滿滿的加油祝福。

然而,氣溫持續升高中...

過了 33K ,至此配速還是有符合進度,但疲勞因為氣溫的緣故又更明顯了,最糟糕的是大腿內側開始有輕微抽痛的徵兆。雖然剩下不到 10K 卻開始懷疑自己恐怕沒辦法破四了。腦海中負面的想法開始增加,雖然大腿的抽痛情況沒有想像中的嚴重,無奈這種事一旦有陰影就揮之不去。進了 35K 的補給站再看看時間,先前有餘裕的兩分鐘已經不見了,剛好 match 的意思是接下來我得持續維持 5:41的配速才有機會 Sub 4,但吃完補給後要再起跑頓時感覺身體變得沈重,得靠意志力驅動雙腿輪流抬起才能再邁開腳步,速度已經明顯往下掉,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TMD!我爆掉了!

離開河濱轉進一般道路,太陽就在正前方無情地照耀著,看著前方約 37K 的折返點厭世感爆棚,心中竟期待能看到補給站好讓自己有歇歇腳的充足理由。馬拉松是種需要體力跟意志力匹配的耐力型運動,除了我們的左腳跟右腳,體力跟意志力也是另外一種左腳右腳,眼下我的體力出現明顯衰退,意志力竟然也開始消沈,雖然離終點不算遠,離四小時也還有些時間,但幾乎可以立即宣判我要跟 Sub 4 無緣了...


過了 41K 處已經接近 4 小時,確定沒希望破四後跑起來反而沒有窒礙,想想去年 Sub 4 是怎樣的氣溫,如今氣溫比當時起碼多了五六度吧,還能保有這樣的成績其實也算是不錯了。最後一公里已經不用擔心大腿抽痛會讓成績怎樣了,此時每踏出一步都可以感受到大腿內側的不適,但無論如何還是不想讓自己的成績太差,靠意志力提速做最後的拼搏。剩下最後三百公尺還聽到女王的呼喚聲,衝了!

IMAG5028.jpg

 

終於到達終點了,看照片天空中稀稀落落的雲多少可以理解後來氣溫為何飆得特別快。

台北馬成績證明.jpg
進終點的時間還是沒能在四小時五分之內有些可惜。女王這次的半馬挑戰雖然也破了自己的 PB 卻無緣 Sub 2,不過成績竟幾乎是我的一半 ( 2:02:03 ),如果我再快一分鐘就真的太妙了。

IMAG5030.jpg
這回完跑禮的亮點是右下角的便當盒,竟然還印有台北馬的圖樣,確實有用心。

IMAG5031.jpg
大毛巾的圖案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下方印有多種語言的「台北」(我只能辨識出中文、英文、日文、韓文、泰文),可以看出這場賽事國際化的程度堪稱台灣之最。

IMAG5032.jpg
沿途可見的台北地標也都成為大毛巾上的印記。

IMAG5033.jpg
完跑獎牌的設計讓人驚艷,上頭三個方形小孔分別寫著 hr. min. sec. 就是對應著完跑時間,而底下有三個同心環讓跑者可以轉動調整上頭的數字去設定,可以理解製造上一定有相當的難度,如此的創意絕對是經典!

IMAG5034.jpg
背面自然是主要贊助商最後露臉的機會,多語言的「台北」再度出現。

整體而言這場台北馬辦得還挺不錯的,如果滿分是十分的話,應該有資格拿下八分。不過還是有些地方很值得花心力去改善,我長期關注的粉絲頁「馬拉松攝旅」的小編很用心的提出一些很有見地的建議,令人意外的是這則 PO 文有獲得台北市體育局局長李再立的回應,相信這些建議很有機會在 2020 的台北馬施行,非常令人期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拉松
    全站熱搜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