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應該有注意到幾個產業界的大新聞,開發金要併購萬泰銀聯想不但買了 IBM 的 x86 伺服器部門,還買下之前 Google 重金併購來的 Motorola 手機部門,神達集團轉投資的新聚思併購 IBM 客服業務;另一方面 Sony 把過去消費者口碑還不錯的筆電 VAIO 切割出去,甚至還有傳言 IBM 要賣半導體部門...世界上關於併購的新聞多如牛毛,讓人眼花撩亂。

前幾天因為非預期的原因挑起我重新看完一整套七龍珠漫畫的慾望,雖然嚴格說來是浪費了些時間,不過爽度倒是提升不少,正印證「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句話

(好吧,也不算美好啦,只是廿幾年前要等好幾個月才能看一本單行本,如今得以一氣呵成看完,覺得挺爽的)

當然別人看漫畫是圖個打發時間,身為一個以投資為職志的人即便是看漫畫也應當悟出個道理來才能給個交代。我就是從七龍珠第 33、35 卷看到幾個橋段,得到可以應用到投資的體悟。

讓我們先來看看鳥山明透過七龍珠的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


33-1.png 33-2.png 33-3.png 33-4.png  


企業追求成長是天經地義的事,一般而言企業透過兩種方式來讓自己變得更大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種是所謂的有機成長,亦即靠著自己的力量研發、生產、銷售以達到營收、獲利的增長進而提昇自己的產經地位;而第二種就是購併,透過自有資金或是貸款以現金購入、換股或是兩種併用等方式將原來競爭對手、供應鍊上下游廠商收入麾下整合或是成為欲開創的新事業部門。

自體有機成長的好處是隨著整個企業成長的過程,生產、研發、行銷、財務等各部分的調適是緩慢卻嚴密進行的,而整體組織的大多數成員也因為參與成長的過程,大多對公司能高度認同,也有較強的忠誠。由於客戶也大多是長時間慢慢開發來的,彼此熟悉信賴的程度高,合作關係也較為穩固,不容易有大幅抽單或掉單的情況。

然而不容否認,除非是經營者天縱英明,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備,一家企業要靠自體有機成長達到令人艷羨的成長速度或研發成果,難度不低且可能性也不高,所以大部分的企業主為了讓成長速度加快,大多透過購併來達到營收跟獲利成長的目的。

台灣企業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當屬鴻海,過去鴻海不斷透過併購分屬世界各地的工廠來增加自己的產能也確保客戶訂單,早已是台灣企業中營收表現最亮眼的一家企業,不得不說這一路走來郭總裁的努力的確是讓大家有目共睹,其成就之斐然也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但是這麼龐大的一艘航空母艦如今卻越來越顯現其發展之侷促,正如七龍珠中孫悟空所言,企業影響力雖然提升但卻犧牲了應變速度,當整個電子產業出現較大的變化,鴻海的大身軀顯得顢頇笨重,如今連郭董也不得不宣布鴻海將切割各事業體確立各大事業體獨立運作的方向。

容我在此提醒各位,郭台銘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及優勢(拉攏國際品牌大客戶專注代工,並做好上下游垂直整合),所以鴻海過去的併購大多是如虎添翼的發展,但像是明基吃下西門子手機部門、宏碁併購美國的 Gateway 電腦、台灣幾家金融機構的合併案...其結果有很高的比率是很令人洩氣的。

併購牽涉到不同公司文化的整合,有些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如果不能吸引這些人才留下來繼續為公司效力,辛苦併購的意義幾乎蕩然無存(大概只有從中媒合的投資銀行是賺得很開心)。

另一方面,原本想當然爾的市佔率 1 + 1 起碼等於 2 的情況也常常沒有發生,畢竟客戶本身也有不同偏好跟考量,若併購方的規模和業務與被併購者相差不大,經理人的派系衝突也常會搞得公司內部烏煙瘴氣,不但希望的成長沒有出現,還搞得原來正常運作的部門分崩離析。

35-1.png 35-2.png 35-3.png 35-4.png  

這些難處我想大多數發起併購的企業經營者應該都知道,正如七龍珠裡的大壞蛋塞魯,在遇到對手與自己實力懸殊可以好整以暇應付時,可以很清楚知道變得巨大臃腫會有怎樣的下場,可一旦情勢丕變,被對手或大環境逼急了,為了有一番作為,即便是火坑恐怕也不得不往裡面奮力一跳。

身為長期投資人,個人建議還是找那些可以一直好整以暇應付與自己實力懸殊的競爭對手的公司來投資方為上策!

PS.當然很成功的購併也是有不少例子,通常這些多是以大吃小、以強吃弱,或是技術、業務市場、專利互補性高的購併案,只是相對於所有購併案的比例,這個不少還是有個少字啊...對購併想更深入瞭解的網友可以參考這個網頁的說明。話又說回來,很多已開發國家的國際級大公司現在不但不購併,反倒是興起「減肥」的熱潮,大多把自己比較不具競爭力的事業體陸續讓渡給原來的競爭對手,對比於新興國家的企業大多在進行併購的動作,這種一捨一得的策略究竟是前者向現實低頭抑或是為了讓自己更輕盈以面對將來更好發展所作的準備?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