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對這個問題會感興趣的原因
在於前陣子聖誕節前夕,我在 msn 的標題寫著
「聖誕老公公請注意!我要的聖誕禮物是
Asics GEL-Cumulus 11」之後
不少朋友很好奇我要雙新鞋子為什麼不直接就去買
還要跟我的聖誕老公公--老婆大人許願
好友彥霖更直接了當地問:「你連花3,000元的自由都沒有?」
當然,我會這樣做自有道理
彥霖會這麼問絕對也是因為從不同的經驗來看待之故

於是我在 plurkmsnfacebook 上提出了一個問題:
你們夫妻的收入與財產是怎麼安排的?
  1、各管各的,開支項目個別負責幾項
  2、成立一個共同帳戶,支付家庭開支,其他自己花用
  3、共同帳戶
  4、其他

想來個草率民調瞭解一下
不過等問題發佈之後,才驚覺這個問題其實也算涉及到個人隱私
就算是陽春型的民調,要得到一個稍微有點意義的統計母體恐怕都不容易
幸好我是多慮了,也許平常做人還算可以,不但有不少朋友回應我
就連已經超過十年沒見面的大學同學
也願意把他們夫妻的財務管理方式告訴我供作參考
兩天來我總共得到 43 個回覆
由於還有不少朋友目前還是單身
自然沒辦法提供他們的情況讓我列入統計
卻要特別感謝還未婚的學妹虹吟熱心提供她幾個已婚同事的資料
夫妻財產管理方式統計 

也許 43 個樣本數實在稱不上什麼統計
不過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
至少這結果已經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原先認為應該佔大多數的選項 2 (簡稱 家庭帳戶)
沒想到竟然跟選項 3 (共同帳戶)不相上下
而被我認為老一輩才會採用的選項 1 (簡稱 獨立帳戶)竟然拔得頭籌
但也許是我的問題不夠明確的關係
有不少朋友對於「帳戶」皆認定為真得開設一個實際的銀行帳戶
經過我說明此帳戶非彼帳戶後才告訴我他們的答案
因為我原意所指的這個「帳戶」主要是想強調這部份的財產
對夫妻雙方來說是透明的且受到雙方意見協調後才得以運用

從得到的回覆來看,這三種方式並沒有很懸殊的比例
四個選其他的朋友中
除了虹吟學妹的同事沒有明確的說明
其他三人的描述大多是前三種選項的混合
也包括愛妻俱樂部會長的那種--錢都交給老婆發落的
(以後我也要提醒我女兒挑這樣的丈夫才能嫁)
可見每種選擇的優缺點都還挺平均的,並沒有絕對完美的選項
我之所以會先認定選項 2 應會是大宗的原因
一方面是之前耳聞幾個好友,夫妻都採這種方式
另一方面,這樣的選項算是最折衷的做法
既讓夫妻對整個家庭的經濟貢獻比較均等
對於目前普遍雙薪的家庭來說
雙方還能保有自己有絕對支配權的一筆錢去滿足個人的需求或嗜好
而選項 1 會被我歸類為父執輩才會採用的原因
主要是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比較普遍
家裡的收入大多由男性工作賺取,自然也得負擔家中的主要開支
而女性如果家庭經濟狀況許可(不需貼補家用)
一般都會在忙完家事後兼做點家庭代工賺點外快當作自己的私房錢
加上以前的婚姻媒妁情況多
大多婚後才知道對方的實際價值觀跟金錢觀
而在這種情況下,夫妻獨自管理自己的錢財自然是理所當然
既然現在多是自由戀愛而結婚的情況
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選擇第一項倒著實令我感到好奇

雖說夫妻本是同林鳥
但雙方會結為連理主要是情感上相契合的原因居多
是荷爾蒙加上其他非理性因子交互影響的結果
一旦婚後遇上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後
英俊高大的王子可能會變回醜陋無比的青蛙
溫柔婉約的公主則恢復成蓬頭垢面的灰姑娘
說穿了,如果雙方的金錢觀嚴重衝突
那麼婚姻要得到良好維繫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就算金錢觀不是兩種極端,只是偶有看不順眼的地方
若是選錯夫妻財產的管理方式
也很難不時常出現衝突最後以離婚的結果收場

仔細看前三個選項
不難發現雖然看似是三種選項
但實際上卻是獨立分開到完全整合之間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越偏向獨立這邊,各自的資金運用自主性就越高
可以想見若雙方金錢觀的交集如果越少
越偏向分開獨立的方式對大家都好,減少衝突的機會
尤其涉及到投資的部分
每個人的風險偏好程度以及對投資方式或標的掌握度不同
自主管理可發揮的空間大也可避掉爭功諉過的衝突場面
事前分工條列每個人應該負擔的支出項目雖然明確
但家是一個有機體,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挑戰
小孩出世後,購車買房,這些伴隨責任而來的還有支出增加
往往不是能單純切割分派給誰就能解決
若遇到意外狀況,夫妻間更需要互相支援
所以要真的完全分開獨立管理自己的財產
對於夫妻來說也是不可能的事
(結了婚還分得那麼清楚,那乾脆維持單身算了)

個人以為選項 2 這樣折衷的作法是比較務實的
夫妻雙方約定從薪水收入中提撥相同比例到一個共同帳戶中
用來支付家中所有的開支,諸如房貸、車貸、保母費、食物日用品等
其餘的部分自己可以用來投資、從事個人興趣或犒賞自己的努力
而提撥的比例隨著責任增減做調整
這種同中求異的作法應該是最能兼顧生活與個人自由
又可減少生活中金錢相關爭執的最佳方案
不過缺點是如果雙方沒有稍微溝通交流
重複投資在同樣或同性質的標的上,或重複保險
以整體的角度來看,不但是風險過度集中
也很容易出現保障的罩門而不自知
另外在投資上,兩筆小錢跟一筆大錢的投資邏輯不同
能選擇的項目也有差異
如果受限於資金較少而只能投資次等的標的
無形中也是種機會成本的增加

那完全整合有什麼好處呢?雖然我個人理性認定第二種方案最佳
但我們夫妻卻是採用共同帳戶這種方式
而這麼做其實是有歷史淵源的
因為我們在大學時就開始交往
那時候身為米蟲一號的我因為在外住宿
家裡每月都會給七千元的零用金
後來還不知道什麼原因(所以稱為米蟲真的當之無愧)「加薪」到一萬
出手當然就比較闊綽啦~
談戀愛時為了展現「紳士風範」
主動提議要共同帳戶,好方便照顧未來另一半
(天蠍座可是很專情,談戀愛就視同「準結婚」了)
麗娟那時候零用錢比較少,自然對我的提議欣然接受啦
因為這個模式從以前就運作得不錯,所以婚後也自然沿用
只是後來麗娟的收入跟我相當,這種模式的缺點也就常常被挑起
最大的爭議點就是「犒賞自己一下你也要管喔?!」
女性對於外表比較重視,置裝、化妝保養品的花費
往往是男性比較難接受的
而男性常在3C消費電子、汽車或興趣相關砸大錢
這也是女性無法理解的
共同帳戶的精神在於共同參與,共同決策
自然對上述的歧異點非常不利
「尊重彼此的想法,理解對方的需求」成了解決問題的最佳良方
而且應該要清楚認知到一件事實
雙方對這個家的貢獻應該都是相當的
並不是收入高的人就比較了不起
在這個基本認知上,遇到各種問題才有可能平心靜氣討論出結論

另外恰巧兩人的興趣跟專業不同
一般生活開支以外,資金用度我們區分投資跟保險兩塊
麗娟掌管所有保險事宜,我則負責投資
新增保險的必要性我會過問,投資績效跟選股邏輯我則需要偶爾向他報告
不同的事件上,當一方是油門時,另一方適時扮演煞車
如此分工至今運作地很不錯,希望這樣的模式可以供大家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